“報——”親兵急入,拱手道:“黎陽細作急報,不日前大公子出兵阻擊敵軍過河,卻中了陶賊誘敵之計,損兵五千,鞠義將軍被斬斷一臂,身負重傷。”
袁紹一臉的笑容,刹那間凝固成了驚怒之色,正飲酒談笑的眾文武們,也嘩然變色。
大帳中,瞬間鴉雀無聲。
“無能,無能啊,你這個無能的廢物,簡直不配做我袁本初的兒子!”從驚怒中清醒的袁紹,拍案大罵。
逢紀等河北一派謀士們,聽得袁譚失敗的消息,無不暗自得意。
郭圖等汝潁一派們,則個個變色,暗自焦憂。
“主公臨行之前,可是嚴令大公子堅守黎陽,不可出戰,怎麼大公子還非要出戰呢?”逢紀趁機火上澆油。
袁紹果然更怒,恨其不爭的罵道:“這個沒用的廢子,明知陶賊奸賊,還偏偏要逞能出戰,又折了我五千士卒,實在是可氣!”
現在的袁紹已不比當年,五千兵馬已不是個小數目,等於是在他身上割了塊肉下來,焉能不痛。
“大公子啊,還是這般剛愎自用,一點也不像主公,還是二公子有主公之風。”逢紀趁機又落井下石,順道還讚了袁尚。
袁紹連連點頭,沉歎道:“這個沒有的臭小子,早知他這般無能,當初我就不該派他去守黎陽重鎮。”
“大公子此番冒然出戰,確實是有些不妥,不過他多半也是太想用一場勝利,來激勵我軍軍心,倒也情有可願。”郭圖忙替袁譚開脫。
逢紀卻一臉凝重,憂心忡忡道:“大公子是立功心切,太想在主公麵前顯示自己的能力,反而暴露了他的能力不濟,而黎陽重鎮,關係重大,絕不容有失,紀以為,以大公這樣的心態,再讓他擔此重憑,後果不堪設想啊。”
逢紀這是不想讓袁譚借著鎮守黎陽立功,拐著彎的勸袁紹把袁譚給調回來。
果然,袁紹身形一震,眼中掠過一絲忌憚,沉吟片刻,口中喃喃道:“這廢物是無法勝任如此重任,看來,我得另一擇一員大將,去接替他守黎陽了。”
正在袁紹琢磨著,派誰去替代袁譚之時,親兵急急而入,又將一道情報送上。
那是黎陽方麵最新的情報:
陶商渡河後,大軍迅速集結,數日內便將黎陽成圍成了水泄不通,斷絕了與外界的聯係。
袁紹的臉石化了,一拍案幾,咬牙罵道:“可恨這陶賊,用兵如此之快,這麼快就把黎陽圍死!”
黎陽被圍成鐵桶,意味著袁譚出不來,別人進不去,袁紹用別將代替袁譚的意圖,就此破滅。
“事到如今,也隻有讓大公子繼續鎮守黎陽了,況且臨陣換將,也不合兵法。我想大公子吃了一次虧,又有許攸從旁勸諫,必定不敢再出戰,隻要他不出戰,憑他手中一萬五千兵馬,必能守住黎陽。”
郭圖忙又從旁勸說,他當然不願袁譚失去這最後重樹威望的機會。
袁紹是連連搖頭,一臉的無可奈何,到了這個地步,他是不信自己兒子也得信,因為他已別無選擇。
沉吟許久,袁紹強打起了精神,傲望南麵,冷哼道:“陶賊,就算你勝了一場又如何,我早已把黎陽加固成磐石般堅固,我就不信你能攻得破,等你師老城下之時,就是我跟你算總賬,一雪官渡之恥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