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陶商,已策馬歸營。
盡管適才的手段,羞辱了袁譚,挫動了袁軍士氣,卻仍未達到誘使袁譚出戰的目的,黎陽城依舊是個難題。
中軍大帳。
“黎陽城城牆堅固,我天雷炮無用武之地,袁譚又死不肯出戰,想要一時片刻攻破這座堅城,隻怕不易。”霍去病皺著眉頭道。
“袁譚固守黎陽堅守不出,分明是想把我軍釘在黎陽城,待我軍師老城下時,屯於內黃的袁紹,就可以趁機南下,裏應外合擊敗我軍,這應該就是袁老狗的盤算吧。”高順也分析道。
“子房,你怎麼看?”陶商微微點頭,目光看向了張房。
“就是,我說房子啊,你有啥辦法。”樊噲也嚷嚷道。
自從前番渡河之戰得勝,樊噲已服了張良的智謀,完全信任,素來喜歡給別人起外號的他,每每卻喜歡管張良叫房子。
張良凝視地圖許久,卻淡淡一笑:“袁譚敢堅守不戰,無非是仗著黎陽城堅固而已,但再堅固的城池,也最容易從內部攻破,情報中不是聲稱,黎陽中屯糧隻夠支撐四個月,四個月一過,就算城牆再堅固,袁譚他還能守得住麼。”
陶商神色一動,旋即會意,張良這是在勸他打一起持久戰,用長久的圍困,耗盡黎陽糧草。
“當年官渡之戰,梁公跟袁紹打了七個多月,最終才分出勝負,而袁紹的實力,不弱於當初的梁公,梁公今日實力,也不見得強過當初之袁紹,想要短時間內滅了袁紹,自然是不太現實,做長期鏖戰的準備,才是上策。”張良又分析道。
陶商微微點頭,深以為然。
袁紹依然強大,此番北伐,他本就沒那麼狂妄,妄圖在數月之內就能掃清河北。
官渡之戰打了七個月,袁紹滅公孫瓚用了數年時間,就連當初他把曹操趕出中原,也用了一年之久,這場北伐之戰,想要速戰速決,顯然是一廂情願。
“子房言之有理,袁紹若是那麼好滅,也不配做本公的對手了,袁譚,你想跟我耗下去,那我陪你耗到底,咱們就看看誰先支撐不住。”陶商決意已下。
當下,陶商便傳令下去,繼續挖掘壕溝,加強對黎陽城的圍困,卻停止一切正麵強攻,實施圍而不攻,困死敵軍的策略。
陶商遂率五萬大軍,於黎陽四麵下寨,又命高順和李廣率兩萬兵馬,於黎陽城北下寨,以監視屯兵於內黃城的袁紹。
就在陶商把黎陽城圍死之前,城中的細作,已將袁譚失利的消失送出城去,快馬加鞭的送往了內黃城。
數天後,內黃城外,中軍大帳。
袁紹正於帳中設下小宴,與諸臣下飲著小酒,談笑風生。
幾日前,他的外甥高幹傳回消息,稱自抵達幽州之後,在劉備的輔佐之下,召兵買馬,兵力擴充很快,甚至還招攬了公孫瓚的舊將趙雲來投。
而在數天前,高幹又憑借著趙雲率領的騎兵,挫敗了張燕的一次偷襲,殲敵達兩千之眾。
自官渡兵敗以來,袁紹已有許久未嚐勝績,高幹這場久違的勝利,雖然不算多大,卻足以讓袁紹喜笑顏開。
大帳中的袁紹,意氣風發,仿佛病容也一掃而空,與眾臣下談笑之間,重現了梟雄的霸絕傲氣,他們已在談論著不久之後,陶商師老黎陽城下,敗退而歸後,他如何揮師南下,趁機殺往中原的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