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往事需盡散 : 一見誤終生(1)(1 / 1)

武安一年,武昭帝登基為帝,封功臣蘇黎為平定候,同年下嫁其胞妹南陽公主於平定候。

武安三年,南陽公主薨,帝大慟,諡號惠。

武安十二年,平定候蘇黎謀反未遂,帝怒……

像是染了血的晚霞遍布的天空不多時彙聚成層層烏雲。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平定候蘇黎居功自傲,在位十年,不思忠君報國,然盡思謀反篡位之事,幸朕知此事,故未成事。本按律處刑,當應滿門抄斬,株連九族,淩遲處死。然朕感念胞妹之情,特免淩遲,欽此。”

偌大的平定候府裏隻有這一個聲音在飄蕩,叫囂著。年僅八歲的蘇琦陌覺的冰冷徹骨,明明是明媚的夏天,為什麼會這麼寒涼呢?

爹看起來很悲憤,府裏的人都為什麼這麼悲慟呢?那個穿著太監服看起來凶神惡煞的人在說什麼?驀地想起之前爹跟她說的:“琦陌,你記住了,無論發生了什麼都不要出來,保護好你的弟弟……如果我和你後娘有什麼不測,不要去報仇,孩子,永遠都不要去報仇。”

這句話像重鼓一樣敲在她的心裏,把蘇琦陌幼小的心敲得粉碎,她隻能緊緊的抓住同父異母的弟弟蘇亦揚的手,透過細小的門縫偷看外麵的情況。“阿姐,外麵在幹什麼啊?”

身旁響起的稚嫩的聲音把已如驚鴻之鳥的蘇琦陌拉了回來。“揚兒,外邊沒什麼事兒,爹和娘跟我們玩捉迷藏呢。待會兒阿姐出去不管回沒回來你都不要出去,知道了嗎?”

五歲的蘇亦揚此刻卻噤了聲,沉默的讓蘇琦陌心慌。“揚兒!”她的聲調增高了近乎於嗬斥

“阿姐,你們都出去了是不是不會再回來了?”

“……我……我不知道,揚兒,你隻要記得永遠都不要出來就行”

“阿姐,再等等好嗎?阿姐把我一個人留下我很害怕。”看著蘇亦揚淚汪汪的眼睛,蘇琦陌最終沒有出去。

平定候府一片死寂的場景被打破,內衛於統領的聲音響起:“將這些人全都押起來,帶往天牢。”

內衛們正準備動作時,剛剛宣讀聖旨的太監總管李玉蓮製止住了內衛們,於統領見此麵色一沉:“李公公這是什麼意思?聖上的意思我們再明白不過了,現在就要把犯人押入天牢。”

李公公狹長的三角眼微微一眯,眼裏冷意乍現,嘴裏卻溫和如初;“咱家自然明白聖上的意思,隻是這平定候府,哦,不,是罪臣蘇黎的府宅人數頗多,如若全部押了去,隻怕天牢裏都不夠住的,咱家覺得,不如於統領押些重要的犯人回去,剩下的人自然也有他們的去處,橫豎都是一樣的結局,隻是方法不同罷了。”

李公公盯著於統領許久,於統領似是下了很大的決心,點點頭,吩咐旁邊的內衛:“你去帶些人先把蘇黎和他的妻子,妾姬押回去,留些人將平定候府處理幹淨,明白了嗎?”內衛點了點頭走了。

候府裏頓時響起了姬妾家仆的哀嚎聲,遠方還不時傳來幾聲鳥的哀鳴。於統領見蘇黎依舊挺拔如鬆的站在一群驚弓之鳥中,心中頓生敬意,暗想著“若不是功高震主,也不至於落得如此下場。”突然醒悟過來自己在想什麼,一陣冷汗,隨即大聲嗬斥旁邊的內衛:“動作快點!”

蘇琦陌正欲起身離去,突然看見有人過來,急忙蹲下,掩住蘇亦揚的口,外邊窸窸窣窣的聲音響起,是那些內衛堆放雜草的聲音。

“他們這是要幹什麼?”蘇琦陌心中一驚,忽然明白了,心中一陣淒涼。她轉過身“揚兒,一會兒有火光了,你隻管往外跑,記住往沒人的地方跑。”

蘇亦揚不解:“那阿姐呢?阿姐不走嗎?”

蘇琦陌別過臉,不忍看對視,過了很久,她微微仰了仰頭,對蘇亦揚說:“揚兒莫怕,阿姐和爹娘稍微遲一點走,很快就會見到揚兒的。”

“我不,我要和阿姐一起走。”蘇亦揚撅著小嘴

凝視著蘇亦揚,頓了頓,蘇琦陌臉色一沉:“揚兒何時這麼不聽話,我讓你走你的就走,不要再問為什麼了,快走!”

不曾見過這樣厲色的姐姐的蘇亦揚愣了愣,囁嚅著;“嗯,揚兒會走的,可是阿姐一定要找到揚兒,我們拉鉤。”

突然感到四周溫度升高,蘇琦陌已經顧不得什麼了,看看了四周的情況,南北西三麵都沒有人,她把蘇亦揚使勁推出去,因為身體耗盡力氣,自己卻向後倒下。再度爬起來,目送著逐漸遠去的蘇亦揚,蘇琦陌再也抑製不住的痛哭起來。

她自幼失母,父親常年在外征戰,性格孤僻早熟,隻與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蘇亦揚較為親近。可畢竟是年僅八歲的小女孩,在這樣的情況下能鎮定如此已是萬分不易了。

外邊的火光越來越亮,濃煙直往鼻子裏撲,求生的本能讓蘇琦陌掙紮著爬起來,走向外邊。

千辛萬苦地走了出來,蘇琦陌隻覺天旋地轉,昏了過去……

------題外話------

民那桑,拿起你手中的鼠標,輕輕點擊一下,收藏本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