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養老院(2 / 2)

“在我們這兒算。”潛淵說,“但在他們那兒是規則。像這屋裏的四位老先生,目前隻是生物性意義上的活著。一旦到了無量界,縱然還帶著一點能量,但也會被視為垃圾人口,在入口處就被直接過濾掉。”

“過濾掉之後呢?”尋秋池問。

“燒了發電。”九皋輕描淡寫地說。

尋秋池也找了張床坐下,苦笑:“那真夠倒黴的,在這邊燒一回,跑那邊又燒一回。”

“不是燒啦,隻是很幹脆的能量回收而已,具體我也不知道怎麼操作。”潛淵說,“無量界判定是否為垃圾人口的年齡上限是65歲。”

“65歲?”尋秋池皺眉,“現在來說65歲年齡並不大啊,有些人還年富力強呢。”

“是啊,”九皋把一個老人的被子掀開再蓋上,動作看似不禮貌,實際上他是發現老人的口鼻被蒙住了,“有些人是年富力強,尤其是跳廣場舞的阿姨,下棋釣魚的大爺,但他們的年富力強都表現在做家務上,呼朋喚友娛樂上,一大早在超市門口排隊上,接送孫子上下學上……從理性的角度說,他們對社會進步的促進能有多少?他們能推動科學發展麼和技術進步麼?他們會有什麼創造性的發明和發現?對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有什麼貢獻?甚至是他們有多少體力精力,能夠應付高強度的工作。”

尋秋池歪著頭想了想:“個別博導、老教授、老醫生可能有。”

“那真的是個別,你覺得十萬個人裏麵有幾個?”九皋問。

“大概不超過十個吧。”尋秋池估摸著說,“畢竟老年人口越來越龐大,在我們所的轄區內,60歲以上的老人就占了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十個太樂觀了,博導教授裏麵屍位素餐的也很多,不客氣地說,人一旦過了六十歲,便一年不如一年,多病多災,腦力體力下降非常明顯。最明顯的,好多老人坐著看電視都能睡著。”九皋說,“黨和國家領導人不在此列哦。”

潛淵接口:“無量界是個非常理性化的社會,資源也相對有限,思想認識、現實情況以及長久以來的經驗都不允許他們接收垃圾人口。聽到現在,秋池你覺得他們最缺乏的資源是什麼?”

“人。”尋秋池毫不猶豫地說。

九皋豎起大拇指:“聰明!”

潛淵說:“他們缺人是最近幾十年的事情——順便說因為物理規律相同,他們的時間流逝和我們也是同步的——20世紀的一戰、二戰曾經為他們提供了大量的有效人口。但隨著戰後長時間的和平,他們的人口萎縮得相當厲害。他們科技高度發達,許多事情都由機器取代了人,但沒有人還是不行的。”

尋秋池說:“但是戰後有持續的嬰兒潮啊,加上這些年全球人口激增,都突破七十億了。基數大了,青年早逝的人也不少,到了那邊總不至於人口萎縮吧。”

潛淵豎起兩根手指頭:“第一,我剛才說了,他們不能繁衍,這也是他們被叫做‘無量界’的主要原因。這名字簡直是反諷,都是我們在用,他們自己是不用的。第二,你忘了醫學的發展。”

“我們中國人在漢朝的平均壽命是25歲,唐朝29歲,1949年35歲;到了1978年,男性為66歲,女性69歲;到了1980年,人均已經超過了70歲。如今男性在74歲左右,女性77歲,產婦和嬰兒的死亡率也到了極低的水平。世界各國和我國的發展路徑是一樣的,究其原因基本都是由於醫學的發展,公共衛生設施的普及,人們受教育年限的延長以及長時間的和平。當然也有平均壽命低的,比如非洲某些落後國家和戰亂頻發地區,但他們的人口數放在世界範圍內,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他們的應對辦法是什麼?”尋秋池問,“關於人口萎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