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雲沉聲又道:“一味的燒殺搶奪,單憑武力恐嚇威懾群眾,早晚必敗。個人勇武再強,也改變不了戰爭的大勢,而黃巾士卒本身隻是一群流民,張角不過是蠱惑他們去完成自己的心意罷了,他們都是上位者的棋子,根本沒有人考慮過他們的生死。”
周倉沉默不語,不斷思慮著耳邊的話語,隻從加入黃巾之後,他自己也感覺心中的信念越行越遠,黃巾內部天天內鬥不斷,有時為了一匹戰馬,兩個部隊就大打出手,並且強大的渠帥時刻想著吞並弱小的部族,勾心鬥角爾虞我詐,黃巾雖然號稱百萬之眾,終歸是一盤散沙,被十幾萬官軍殺的消失殆盡。
項雲從容笑道:“周統領也不必太過沉睡於往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初衷和信念,隻要堅守本性,做事無愧於天地就足矣。”
周倉應聲問道:“不知將軍信念為何?”
項雲神色堅毅,鄭重回道:“我本為一普通士卒,幸得大哥厚愛,結為兄弟,定當完成他留下的遺願,終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人無信而不立。待得安定好小姐之後,我最大的心願就是跨上戰馬,深入大漠草原,驅除韃虜,屠盡蠻夷,將我的熱血撒在廣闊的邊境,來保衛我漢族黎民百姓免受蠻夷的欺辱。”
周倉神色動容,循聲問道:“將軍的豪言壯語讓周倉頓然醒悟,可如今曹操把持朝廷,平定大漠談何容易,並且如今諸侯混戰,將軍何以出的了徐州。”
項雲朗聲大笑道:“大漢興國四百餘年,可誰曾想過高祖起身也不過是一亭長而已,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諸事皆事在人為,隻要順應民心,這大漢十三州那裏去不得,故百姓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周倉重複著項雲的話,震撼之色言情語表,項雲的話太過震驚了,看似大逆不道,但細想之下,才發現從古至今曆朝曆代根本就沒有人考慮過百姓的興亡,正如項雲所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個人的勇武隻能逞一時之強,溫侯之勇尚被曹賊困死,要想固守一方,沒有精明的內政與強勢的軍隊談何容易。故百姓的利益為本,方能長治久安。”項雲歎然說道。
周倉頓然醒悟,自己從小無依無靠,孤苦伶仃,一心想要劫富濟貧,終歸沒有理解大勢所趨,導致一步錯步步錯,從而加入黃巾變成世人厭惡的賊寇,心中所有的雲霧突然散盡,精氣神從骨子裏撒露出來,脫去身上的枷鎖人瞬間容光煥發。
“周倉願為將軍馬前卒,踏破北漠,屠盡蠻夷,光複我大漢河山。”周倉重跪在地懇求道。
“周統領快快請起,能得周統領相助項某三生有幸,如若不棄,軍中尚卻副將一人,不知周統領可願屈就。”項雲扶起周倉,誠懇的道。
周倉拱手稱道:“多謝將軍厚愛,但周倉有自知之明,副將實難勝任,請將軍收回成命。”
項雲大聲笑道:“周統領不必過謙,軍中無戲言,你這個兄弟我項某交定了。”
“盡然如此,周某在做推遲,就顯的假意了,好,末將周倉叩見將軍,但有差使義不容辭。”周倉拱手謝道。
項雲扶著周倉的手道:“大丈夫立於天地間,當有所作為,今我等敗於徐州,實乃危急存亡之時,估摸再過一月有餘東海郡必將大亂,因此我等需好生謀劃一番,這沿海五縣我們必須攻下,如今厚丘,朐縣,利城已定,還餘祝其縣與章榆縣周副將可有好的計策。”
“將軍叫我元福即可。“周倉回道。
“好字,元福,元為開頭,福伴一身,元福可有計策。”項雲道。
周倉搖頭回道:“將軍抬舉了,此次攻占利城,乃是我和裴元紹準備了一年有餘,早已摸清了城中各方情況,才得以成功,哪裏有什麼計謀。”
項雲從桌案上拿起一本藍色封麵書籍,遞給周倉道:“元福如有時間可熟讀此書,這是我這三日日夜忙碌趕抄下來的,可能其中有疏忽大意之處,元福勿要見怪。”說完傳遞給周倉。
“孫子兵法”映入周倉的眼簾,周倉大喜於表,翻開書籍,隻見裏麵墨跡還散發出陣陣清香,裏麵詳細的記錄著十三篇戰法,每一戰篇都生動的描述了具體計策,薄薄的一本書在周倉的手中越發沉重。
周倉將書收好放在胸口之中,重重的對著項雲一拜道:“多謝將軍之情,此恩大德我無以為報,隻盼來日為將軍衝鋒陷陣,斬殺敵寇,以報將軍再造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