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公孫弘的道(1)(1 / 2)

第三十三章:公孫弘的道(1)

主父偃被抓,這是他自己早就預料到的事情,隻是沒有想到這麼快!

所以說:玩火者必被焚就是這個道理,主父偃覺得,他可以掌控一切,利用手中的權力把這些不起眼的王爺玩弄鼓掌之間,可惜他不是上帝,不能安排一切,縱然別人怕你,卻不見得要跪在你麵前委曲求全,而你自己並非無懈可擊。經濟學有門課程叫做“博弈論”,把人與人之間的鬥爭看做博弈,博弈的目的在於利益最大化,但利益最大化不代表你一個人吃獨食別人沒飯吃,理想的境界應該是你的利益最大化別人也有飯吃,大家都有飯吃還能繼續下去,而繼續下去大家就能從這個過程不斷獲益。

主父偃的博弈過頭了,因為對手死了!

更重要的是,死的是王爺,再不爭氣的王爺,也是金枝玉葉,也是高祖血脈,主父偃再紅,也是個包衣奴才,奴才永遠是奴才,即便做了大官,也不能取代主子。

所以牆倒眾人推,雖然審查的官員發現,齊王的死於主父偃沒有直接關係,但是大家一致上書,要求處死主父偃!

不是說主父偃這件事情有多麼嚴重,而是大家都覺得,如果在這麼下去,倒黴的可能就是自己。

誰都不能容忍身邊時時刻刻有一條毒蛇!

漢武帝心中十分明白,因為主父偃就是他派出去的,如果要追究自認,他自己也難辭其咎,所以希望網開一麵,至少留主父偃一條命。

但是一個人跳了出來,對武帝說了一番話,這番話很短也很簡單,卻讓劉徹下定決心:處死主父偃!

不但處死,還把主父偃全家殺光。聽起來很殘忍,但是在當時卻比較普遍,史書上有個專業的名稱,叫做:族誅!

一報還一報,對於主父偃來說,他是罪有應得!

令人心寒的是:主父偃得勢的時候家裏白吃白喝拍馬屁的賓客就上千人,主父偃死了,連個收屍的都沒有,隻有一個叫做孔車的人,默默為他收葬,漢武帝聽說以後,非常感動,覺得孔車是個忠厚老實人。

主父偃死了,攛掇武帝殺主父偃的哥們紅了,在別人看來,主父偃當年幾句話就把燕王整死,而這位老兄幾句話就把主父偃搞死,按照這個邏輯推論,這位兄台的能量還在主父偃之上啊!

公孫弘!

說起公孫弘,這哥們絕對是大器晚成的勵誌典範,如果要把中國曆史上大器晚成的官員做個排行榜,公孫弘入圍前十問題不大,甚至有可能入圍前五,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研究一下。

公孫弘是淄川人,年輕的時候字薛縣監獄裏工作,屬於基層科員,工作多年也沒有取得什麼成就,反倒因為犯了一點錯誤被免職下崗,下崗後的公孫弘為了謀生計,做了養豬專業戶,一直幹到四十多歲。

在當時的醫療條件和生活條件下,四十多歲已經是中老年了,但是公孫弘是個很有意思的人,他到了這個年紀又開始自學春秋雜家學說了。簡單點說:又開始學習了。古人說:人生四十不學藝,這句話對公孫弘同學完全不適用,他不但學還學的很認真,而且堅持不懈,到了漢武帝即位,在全國招攬人才,此時的公孫弘已經六十歲了,和董仲舒嚴助一起被地方推薦給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