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推恩(1 / 2)

第二十七章:推恩

元碩元年,衛子夫在生了三個女兒以後,為劉徹生了一個兒子。

劉徹16歲即位,29歲才生了第一個兒子,十分高興,要知道在當時,29歲才有兒子是有些不正常的事情,連舅舅田蚡都失去信心了。

劉徹為什麼29歲才生了兒子,可能和原皇後陳阿嬌有一定關係,這位金屋藏嬌的公主自己不能生,也不讓別人生,不但不能生兒子,隻要懷孕被他知道都沒有好下場,在外人眼裏,還以為是劉徹的問題,把劉徹的無可奈何,最終被廢掉。

生了兒子的衛子夫被立為皇後,衛子夫做了皇後,衛家的人也都跟著沾光,大姐衛君孺也就是公孫賀的老婆自然不用說,二姐衛少兒,遺傳了母親分流的性格,先是與一個叫做霍仲孺的人私通,生了個兒子,後來又跟一個叫做陳掌的人私通,這個陳掌是曲逆候陳平的重孫子,雙方通了以後,陳掌比較滿意,竟然把衛少兒娶過了門。

而衛少兒與霍仲孺私通生的兒子就是霍去病。

霍去病18歲就被劉徹召進宮,作為侍中。

“史記”記載,霍去病年十八,幸,為天子侍中。

這個“幸”有很大爭議,有說是武帝喜愛霍去病,所以用幸,也有說“幸”在這裏就是“寵幸”的意思,漢武帝本身男女通吃,把霍去病當做寵物召進宮養起來。

個人以為,霍去病被寵幸的可能性比較大,司馬遷就生活在那個時代,對這些事情比較了解,且太史公下筆謹慎,不會胡言亂語,畢竟寫史記的時候還是劉家的天下,胡說是要殺頭的。

衛青升官以後,給劉徹推薦了幾個人,其中一個人就叫做:主父偃!

主父偃是山東臨淄人,出身貧寒,早年學縱橫術,就是蘇秦張儀那一套,到處忽悠別人和和打打,但是這一套亂世有用,太平年代不好使,時代變了,這種專業就業形勢太嚴峻,一看大事不妙的主父偃馬上換專業,改學《易》﹑《春秋》和百家之言,但是這次,主父偃的專業依然十分嚴峻,要知道山東是儒學的大本營,漢武帝上台以後大力推動儒學,學儒學的人天然對其他專業具有排斥性,加上主父偃本身就是轉專業過來的,大家對這種人都不待見,所以主父偃受到不少排擠,隻能獨自出去闖蕩。

他先是北遊燕﹑趙﹑中山等諸侯王國,這些國家都是邊緣地區的小國,能過日子就行了,對主父偃這種天天研究宏觀政策的人不在意,所以任憑主父偃如何會說,都未受到禮遇。

元光元年﹐主父偃抵長安。他托人上書漢武帝希望得到重用,一連數次都沒有收到回音,主父偃很絕望,長安吃住都是錢,在這樣下去就要露宿街頭了。關鍵時刻,主父偃急中生智,鋌而走險,他自己直接上書漢武帝,這次運氣比較好,當天就被召見,一同上書的還有徐樂﹑嚴安,由於麵試過程三人表現良好,同時被拜為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