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萬石之家(2 / 2)

長此以往,不但石家的子孫被收拾的服服帖帖,就連仆人也被訓練的恭恭敬敬,做事十分謹慎小心,整個家庭不像一個家庭,到像是一個話劇院,吃飯睡覺上廁所,一切都按照套路,比宮廷還宮廷,皇帝還能開個玩笑,打個啞謎,翻個牌子,石奮家一切都沒有,有的就是三綱五常。每次皇帝賜飯,石奮不管喜歡不喜歡吃,都是當著使者的麵,跪著把賜飯吃完,不知道會不會的胃病。

這樣的極品強迫症家主,是不是很可怕,這樣的家庭,怎麼能學習不好,怎麼能工作不好!

但是石奮的做法有他的合理性,甚至可以說,石奮的做法,是他家族安身立命的本錢。

正是由於石奮近乎清教徒一般的生活方式,贏得了竇太後的賞識,老太太對這個比自己還大,曆經四朝的老頭子十分欣賞,在清理了趙綰王臧以後,提拔石建做郎中令,負責首都宮廷警衛,相當於現在的背景軍區總司令,權力很大,石慶做內史,相當於背景市委書記,也是堂堂正部級大官員。

即便是兒子得到了進一步的重用,石奮也沒有放鬆家教,在他看來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身邊放鬆警惕就意味著危險,所以還是要再接再厲。

老大石建是石奮的完美繼承人,做人做事小心謹慎,和父親如出一轍,而且還十分孝順,孝順到做孝子都不留名。石建做郎中令,五天回家一次,回家見老父親之前的先到傭人那問問父親的情況,然後偷偷把父親的內衣拿出去清洗,不僅如此,給父親洗衣服還不能讓父親知道,不然父親知道自己的衣服是郎中令給洗的,多半還是要發脾氣。

對父親如此,對朝廷的工作也是如此,有一次石建給漢武帝上了一道奏折,後來皇帝把奏折退還給他,石建十分緊張,反複查看,奏折哪出毛病了,經過仔細研究終於發現:其中有個“馬”字寫錯了,本來下邊的連筆應該是五筆,如今隻有四筆,因為這個小失誤,石建差點當場抽過去,對家人說:完蛋了,皇帝要殺我,我竟然寫錯字了。

其實漢武帝並不是因為這個原因退還奏折,也沒有懲罰石建,可能根本就沒有看出這個錯別字,要知道當時都是竹簡木簡,寫個字比現在困難幾十倍,一天看那麼多奏折,哪有時間看的那麼仔細,還去過濾錯別字。

寫到這不由想到清朝官員年羹堯,做官做到後來囂張跋扈,完全不把皇帝放在眼裏,給皇帝寫奏折竟然把“朝乾夕惕”寫成“夕陽朝惕”,白紙黑字,雍正本來就看他不爽,看到年羹堯寫“夕陽”,覺得這小子擺明是在盼望自己死,氣的大發雷霆,這事也成為年羹堯被處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可見:寫字認真不認真有時候也是要人命的,哥們每天寫稿時不時發現有很多別字,想想都是一頭汗。

石慶就稍微差一點,有一次石慶因為工作應酬喝多了,回家到了內門也沒有下車,石奮知道以後就開始發飆,還是老套路,不吃飯,已經七八十歲了,不吃飯還了得,嚇的石慶戰戰兢兢拉著全族的人給他說情,哥哥石建也一起裸著上身跟著賠罪,石奮這才把兒子挖苦一頓,算是原諒了他。

從此以後,石慶再也不敢進門不下車,一回給收拾的老老實實。

石奮的強迫症不僅僅在仕途上獲得了好處,在身體方麵也是獲益良多,由於十分自律的生活,石奮的身體一直非常好,活到漢武帝初年才去世,八十多歲,這在當時是了不起的事情,他死後石建由於悲痛過度,路都不能走了,過了一年也去世了。

石慶後來官至宰相,武帝年間,宰相是高風險職業,動不動就掉腦袋,按說丞相一般都是官場老油條,除了參加謀反或者在立儲君的時候站隊有誤,不至於被殺頭,但是漢武帝對這一套潛規則完全不在乎,想殺誰就殺誰,後世的公孫弘聽說皇帝讓他做宰相,嚎啕大哭,說自己是武將出身,做不了這個差事,有宰相不做,在曆史上也是比較稀罕的,結果被漢武帝強迫做宰相,即使公孫弘了解其中的套路,小心翼翼,後來還是沒有躲開殺身之禍。漢武帝也是中國曆史上殺宰相最多的皇帝,而石慶安安穩穩做了九年宰相,病死在任上,和父親的言傳身教不無關係。

所以說:態度決定命運,強迫症的命運要麼非常不好,要麼非常好,走極端走對了也是很了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