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太子與太弟(2 / 2)

不廢太子,即使栗姬做不了皇帝將來也是皇太後,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王美人和劉嫖達成共識,要想取得最後的勝利,一定要廢掉太子。

王美人想到了一條毒計:欲擒故縱,嫁禍江東!

她明知道栗姬已經失寵,卻指使大臣上書,勸劉啟立栗姬為皇後,以劉啟多疑的性格,一定會以為是栗姬急不可耐,指使他人做的。

這把火徹底點燃了劉啟的怒火,在此之前,他多次動了廢掉劉榮的心思,但是一直沒有找到借口,勸立皇後這件事情給了他機會,他不但處死了上書的大臣,還以此為借口廢掉了太子劉榮。

栗姬徹底失寵,鬱鬱而終!

別人是坑爹,她是坑兒子。

母以子貴,自己不爭氣,兒子也跟著你倒黴!

劉啟廢太子一事雖然大局已定,依然引發軒然大波,太傅周亞夫,太子太傅竇嬰極力反對,周亞夫是個實在人,看到劉榮無緣無故被廢,仗義執言,被劉啟猜忌,兩人關係急轉直下,為後來的悲劇埋下伏筆。

竇嬰是太子的老師,劉榮就是他最大的一筆投資,眼看要上市暴漲的節奏,誰知道忽然被查封倒閉了,所以別誰都著急,仗著自己功勞大,極力爭取卻一無所獲,一怒之下辭職回家種地去了。

最得意的是王美人和劉嫖,兩個女人經營多年,終於得償所願,就等著劉徹做太子,王美人做皇後了。

一切看起來很美!

可惜,還有一個人也在等著這個機會。他也想做太子,不但想,而且想了很多年。

他沒有親家幫助,也沒有宮鬥經驗,但是他的老娘鼎力支持他,那些宮鬥在他老娘目前簡直是弱爆了。

跟我鬥,你們都還差的遠了!

梁王劉武!

七國之亂以後,劉武因為死守梁國,立下大功,地位蹭蹭上升,劉武自己也十分得意,出入車馬都跟哥哥一個造型,不知道的還以為劉武也是皇帝。

哥哥劉啟聽說以後十分不高興,但是老娘還在,劉武又是親弟弟,不好明著發怒,隻能暗中讓人知會太後,竇太後聽說以後也不高興,雖說都是自己的兒子,但是君臣有別,自己弟弟都不聽話,以後皇帝怎麼管別人,所以經常找借口訓斥梁國的使臣。

劉武被老娘一頓罵,趕緊派韓安國到首都解釋,韓安國不但能帶兵打仗,還十分能說會道,把梁王的舉動說的天衣無縫,劉啟一看劉武真心認錯,也就不再計較,說來說去都是一家人,手心手背都是肉,生氣是暫時的,和睦是永恒的。

竇太後看兄弟倆言歸於好,十分高興,又舊話重提,希望劉啟把位子傳給兒子。

重提就重提,老太太還有些不好意思,於是就拐了個彎,一次娘仨吃飯的時候,竇太後說道:吾聞殷道親親,周道尊尊,其義一也。安車大駕,用梁王為寄。

劉啟從小語文學的也不太好,以為老娘的意思是等她不在了,讓哥哥照顧弟弟。

哥哥照顧弟弟,天經地義,所以不假思索就同意了。

回去一尋思,這話不對,哥哥照顧弟弟,幹嘛要這麼拐彎抹角的,趕緊把袁盎以及太學的幾個博士請來翻譯。

博士告訴他:殷道親親,意思是說按照商朝的製度,太子死了,就傳位給給弟弟,周道尊尊的意思是按照周朝的製度,太子死了,傳位給孫子,其義一也就是說兩種做法都一樣,以後你不在了,位子還是傳給弟弟比較好!

劉啟很鬱悶,都怪語文老師死的早,這麼重要的事情怎麼就沒教我呢,現在都答應了,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