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錯(3)(2 / 2)

進一步說,以後再有這種宴會,竇嬰就沒有參加的資格了。

竇太後的家庭矛盾把竇嬰幹掉了,受益最大的是晁錯。

削藩最大的攔路虎倒下了。

該削還的削啊!

第一個倒黴蛋是趙王劉遂,他是劉友的兒子,劉友當年因為娶了呂家母老虎,被呂後活活餓死,劉遂的封地還是呂後倒台以後大臣門分給他的,算是當年老爹抗擊呂後陣亡的撫恤金,但是晁錯和劉啟十分不厚道,欺軟怕硬,撫恤金也要搶,找個借口把他治下的常山郡給拿回去了。

緊接著是膠西王劉卬,他是劉肥的兒子,劉肥當年被後媽搞的欲仙欲死,把土地都交出來做投名狀,後媽倒台以後大家把土地又還給了他,膠西是個小地方,撈錢地方不多,劉卬為了改善生活,賣了點官帽,聽起來這事有點不靠譜,但是在當時司空見慣,文帝也賣過爵位撈錢,後世的武帝更是把這個當做產業籌集軍費,結果晁錯以此為借口,搶走了他六個縣。

第三個倒黴蛋是楚王劉戊,這位老兄的罪名很奇葩,在薄太後喪禮期間喝酒玩女人,理論上來說這事在沒有攝像頭的曆史背景下,很難收集證據,喝酒玩女人也不會在大街上。但是有人告發就有人信,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管你承認不承認,晁錯上書要求判處劉戊死刑。

有人唱黑臉,就有人唱白臉,喝個酒玩個女人就要殺一個王爺,要是被劉恒知道非從棺材裏炸出來不可,簡直駭人聽聞,景帝十分大度的赦免了劉戊的罪過,當然,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我饒你一命,你總的交點回扣買命錢,削去封地一個郡。

這恐怕是曆史上最貴的一頓花酒了。

連戰連捷,三個倒黴蛋被收拾的連個屁都不敢放,劉啟和晁錯哥倆十分興奮,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一切藩王都是紙老虎,以前大家都說,這些藩王如何如何厲害,現在看來完全高估了他們,他們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掃帚不到,灰塵不會自動跑掉,掃帚一到,立馬全無敵。

前戲做的差不多,該進入正題了,搞定這哥仨壓根不是目的,就是不削他們,他們也反不了,關鍵是劉濞。

晁錯製定了削吳國的計劃,要求劉濞交出豫章,會稽兩郡,從地圖上看,這兩個郡幾乎占據了吳國三分之二的領土,是劉濞的命根子,交出去吳國基本就無了。

晁錯和劉啟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前期的削藩工作太順利,哥倆覺得應該加大力度,速戰速決,隻要解決了吳王,其他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而吳王,在晁錯和劉啟眼裏,不過是一個腿腳不好的老家夥。

隻要解決了這個老家夥,削藩大計就成功了一大半。

這是大漢朝的千秋偉業啊!

而晁錯也會因為這件事情載入曆史,成為西漢自開國以後第一中興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