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錯(3)
竇漪房非常喜歡小兒子劉武。
父母親疼最小的孩子,這也算是人之常情,奇怪的是,竇漪房這樣一個深明大義人,竟然為了疼小兒子,做出了許多荒唐的舉動。
最荒唐的就是,她希望劉啟把弟弟立為太子。
父死子繼,這是封建社會千古不變的整理,除非沒有兒子,有兒子即使兒子是個傻瓜殘疾,那也輪不到別人,這事不用講道理,規矩就是規矩!老祖宗定的規矩。
當年劉盈去世以後,為了不放呂後的後人上台秋後算賬,陳平周勃不惜編造謠言,把劉盈的幾個兒子說成是野種,為的就是證明劉盈沒有兒子,這樣別人上台就合法了。
但竇漪房不這麼想,在她眼裏,皇位是她家的私產,老大做完老二做,老二做完還可以還給老大的兒子,無論誰做都是她的兒孫做,這不挺好!肥水不流外人田!
當然,理論依據也是有的,叫做兄終弟及!
母愛十分偉大。至於兄終弟及的前提條件,一切解釋權歸竇太後!
而劉啟劉武哥倆也是十分極品,作為哥哥,劉啟當然不願意把皇位讓給弟弟,但是老娘的麵子不能不給,所以隻好采用拖延的辦法,自己猜剛上台,三十出頭的年紀,繼承人的事情不著急。
而劉武,明知道這事不合規矩,大臣們都反對,但是仗著老娘喜歡自己,哥哥孝順,就這麼腆著臉皮,等著哥哥立自己為太子。
景帝三年,劉武到長安看老娘,一家人一起喝酒吃飯,喝到一半,劉啟忽然當著老娘的麵對弟弟說道:等我死了,位子就傳給你。
劉啟為什麼要這麼說,無從考證,有可能是喝多了說胡話,也有可能是為了討老娘歡心,還有可能是為了試探弟弟,穩住弟弟,但是無論哪種原因,肯定不是真心的,劉武幸福來的太突然,有些不知所措,但是哥哥都說了,他馬上站起來給哥哥敬酒表示感謝。
竇太後看到兄弟齊心,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都十分高興,再說了:天子無戲言,大兒子既然這麼說了,以後隻要她在,這話就的算話。
就在此時,娘家人出來壞事了。
表弟竇嬰忽然站出來說道:天下是高皇帝的天下,按照法律規定,父親死了,天下傳給兒子,所以皇帝說錯話了,趕緊罰酒。
法律規定,遺囑必須是立遺囑的人在清醒情況下的真實意願的表達,喝多了不算數。
況且這筆財產的最初遺囑效力最大,後續的遺囑如果和第一份遺囑不符,那就是無效的。
雖然漢朝沒有遺產法,但是經過這麼一插科打諢,大家都知道,皇帝這話肯定是不算數了。
竇嬰對大表哥一片忠心,卻把姑媽徹底得罪,好不容易盼到大兒子鬆口,結果被這個混賬侄子給攪和了,胳膊肘往外拐,姑媽的好事他也敢壞。
竇老太太雖說小時候已經離開家鄉,但是地位在那,即使是嫁出去的姑娘,娘家對她的意見也必須言聽計從,竇嬰被革去竇家門籍,簡單點說,以後竇嬰就不是竇家的人了,竇太後也不是他的姑媽,不允許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