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盎順利的進入了申屠嘉陣營。
他們的第一個敵人就是晁錯。
晁錯受寵以後,十分高調,憋了十幾年,揚眉吐氣,難免有些忘乎所以,走路都不會走了,在活人麵前嘚瑟不說,在死人麵前也嘚瑟。
他住的內史府挨著太廟,平時上朝的繞個圈子,晁錯仗著自己受寵,在太廟的外牆上打了個洞,再上朝的時候直接鑽洞穿過太廟,省路省時間。
太廟是公共場所,所以沒過多久,晁錯和先帝搶地盤這事大家都知道了,申屠嘉正愁抓不到晁錯把柄,趕緊上奏折揭發晁錯。
沒想到晁錯也不是省油的燈,在丞相府裏安排了臥底,申屠嘉的奏折還沒有遞上去,晁錯已經得到消息,連夜進宮向基友景帝坦白。
第二天,申屠嘉把彈劾奏折遞上去,劉啟台詞頭天夜裏就想好了,就一句話:晁錯打洞的牆不是外牆,是外牆以外的短牆,我讓他打洞的!
申屠嘉煮熟的鴨子就這麼飛了,十分不甘心,後悔沒有利用丞相職權來個先斬後奏,現在告狀碰了一鼻子灰,被這個家夥狠狠的涮了一把,以後哪還有臉出來混,堂堂丞相,就這樣被人家哥倆給玩了,越想越鬱悶,越想越生氣,剛走到家,一口血就噴了出來,有了第一口,就有第二口,噴啊噴,申屠嘉就這麼噴血過多而死。
高度懷疑是因為激動過度導致體內血管瘤破裂,失血過多而死。
申屠嘉喪事還沒有辦完,晁錯就被提拔為禦史大夫!
這就叫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死了你一個,幸福我全家!
當了禦史大夫,晁錯的膽更肥了,又開始十分執著的販賣自己的主打產品—削藩。
景帝的智商雖然有限,但也知道這事馬虎不得,把王公大臣都找來,讓大家善良商量,這事可行不可行,畢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天下大亂,不能太衝動。
大家都知道這事肯定是晁錯忽悠的,但是申屠嘉都沒鬥過他,其他人更不敢搶風頭,眼瞅著削藩新產品拍賣會馬上要落錘,英雄出現了!
我反對!
竇嬰!
竇太後堂哥的兒子,劉啟的表弟。
劉啟和表弟竇嬰的關係向來不錯,竇嬰也是一個很能幹的人,再加上外戚的身份,他出來反對分量十足,晁錯雖然囂張,但對外戚還是有些忌諱,畢竟竇太後還在,真把這瞎老太太惹出來,吃不了兜著走,所以這事又夭折了。
可惜沒過多久,竇嬰也出事了。
事情還的從劉啟的家裏說起。
劉啟老娘竇漪房,一共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劉啟還有個的弟弟叫做劉武,劉武小時候十分討父母喜愛,不客氣的說,要不是因為劉啟比劉武年紀大,皇位指定是劉武的。
問題恰恰出在這位小王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