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老丈人的臉,老丈人也不願意吃啞巴虧,家事不好意思找你麻煩,殺人就另當別論了,既然抓到把柄,文帝也就不客氣了,直接把周勝之之罪,順便撤去周家的爵位。
但是周勃實在是資曆太高,功勞太大,就這麼拿掉人家一輩子混來的爵位有點不地道,說出去大臣們也不服氣,還會擔上一個忘恩負義的罵名,文帝思來想去,決定給周家留了個麵子,讓二兒子周亞夫繼承了周勃的爵位。
就這樣,周亞夫子承父業,進入政治舞台。
這次任用周亞夫文帝也是沒有辦法,開國的那些老人都死的差不多了,有戰鬥經驗的不是在邊疆就是不放心,選這三個人也是矬子堆裏選將軍,所以任務布置下去,文帝多少有些不放心,決定親自去軍營視察視察,一來鼓勵鼓勵士氣,二來自己也了解一下軍務,看看這幾個人的業務水平。
首先視察的是霸上劉禮的防區,進了軍營,四處靜悄悄的,不知道還以為大家都出差了。大白天也不訓練,士兵都躲在帳篷裏睡覺,隻有幾個士兵守門,看到是天子的行轅,也不仔細盤問就這麼放他進去,劉禮聽說皇帝來了,趕快大開營門,帶著一幫將領出來迎接,雙方寒暄一通以後,文帝就離開了。
到了棘門徐厲的防區,和劉禮大同小異,也是防守懈怠,大家就和完成任務一樣,毫無存在感。
非常時期,文帝也不好多說什麼,隻能裝裝糊塗,說幾句鼓勵的話,轉頭來到細柳營周亞夫的防區。
還沒有進門,劉恒就發現細柳營與眾不同,用一句話說,那簡直就是紅旗招展,鑼鼓喧天,人山人海,所有人都在刻苦訓練,文帝的先鋒官想進門,直接就被警衛員給攔住,左右向前報上皇帝的大名,沒想到人家不買賬,直接來一句:將軍有令,軍中隻有將令,沒有皇命。
這話說的夠囂張,一個小兵明知道是皇帝來了,不但不給麵子,還要將一軍,難道要造反。
文帝卻非常好奇,這個周亞夫以前雖然見過,但是因為周勃的關係,文帝對他全家都不是很感冒,沒有想到這時候來這麼一出,所以文帝不但不生氣,還想仔細看看,這小子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
先鋒官拿著使節,說明是來宣召的,警衛員才讓進,進門以後通報,周亞夫也不來接見,還讓人傳話:軍營內不準開車,隻能步行。
文帝進了中軍大帳,周亞夫這才走出來,按照禮儀規矩,見到皇帝三跪九叩是免不了的,即使戰時從簡,磕頭還是必須的,沒想到周亞夫給皇帝來個一酷到底,向前行個軍禮,說自己是穿著盔甲,就不下下拜了。
文帝肅然起敬,也不多怪罪他,帶領大臣們簡單看了看,又問了幾個問題,就帶著一大幫子人直接回去。
出了大門以後,文帝對左右大臣說道:這才是真將軍,軍紀嚴明,要是都像劉禮,徐厲那樣,被人抓了都不知道,還怎麼放心讓他們守衛京城。
過了一個月,匈奴遊擊大隊被漢軍驅逐出邊境,既然匈奴走了,守衛京師的三路人馬就沒有意義,但是文帝卻沒有忘記周亞夫,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匈奴雖然暫時走了,但是還會再來,況且各地藩王都不安分,用人的機會多的是,所以文帝下詔,拜周亞夫為中尉。
細柳營從此成了周亞夫的代名詞,這位老兄不用一兵一卒,卻在文帝心目中樹立了治軍嚴謹的光輝印象,為以後自己的仕途奠定了基礎。
許多年後,有位將軍腦子進水,東施效顰,誰不好學,非要學一把周亞夫,給當朝皇帝來了個“隻知有軍令,不知有皇命”,結果弄巧成拙,把自己全家都搭進去,這位將軍就是年羹堯,皇帝自然是雍正。
年羹堯錯就錯在他本身就不是那樣一個人,非要裝成那樣一個人,演技是硬傷;他還錯在沒有搞清楚領導喜歡什麼,不是所有領導都喜歡看下屬裝模作樣,文帝隻有一個,對於雍正這樣一個疑心很重,喜歡掌控一切的人來說,忠心比什麼都重要,你在他麵前耍大彪,裝軍紀,不倒黴才奇怪。
所以幾千年來,細柳營隻有一個,周亞夫也隻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