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後遺症(2 / 2)

一切準備就緒,看起來一起刺殺案即將發生,曆史又跟他們開了個玩笑,插播了一則靈異事件:劉邦路過柏人縣,問左右這什麼地方,答曰柏人縣,劉邦普通話不標準,覺得柏與迫同音,有被人脅迫的意思,不吉利,沒有打停留,也沒有上廁所,走了。

貫高等人又白忙活了一場,連續兩次大張旗鼓的刺殺行動失敗,參與的人太多,時間長了慢慢就把這事傳了出來,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傳來傳去最終傳到了劉邦的耳朵裏。回到本章開頭,劉邦下令,拘捕張敖,貫高,趙午一幹人等。

大家都明白是怎麼回事,隻有張敖不知道,還以為誤會了,糊裏糊塗的就被抓到了洛陽。趙午等人知道絕對不會善罷甘休,幹脆以死明誌,提前集體自殺了。

隻有貫高,堅決不自殺,還非常堅強的安慰張敖:一人做事一人當,這件事情與你無關,我一定會扛下來。

魯元公主看到老公被抓,十分著急,雖然她和張敖的婚姻缺乏感情基礎,但是夫妻二人先結婚後戀愛,還是有真感情的,為了營救老公,魯元公主不得不丟下女兒張嫣,回到首都找老媽幫忙,呂後非常心疼女兒,而且女婿是自己選的,怎麼也不相信張敖會行刺劉邦,第一時間跑去勸劉邦放過女婿。

劉邦把呂後狠狠的罵了一頓,說她目光短淺,十分不分,說是為了女兒好,要是張敖謀反得手,第一個休的就是你女兒。

呂後勸不住了,隻好不做聲。好在大家知道張敖是呂後女婿,在監獄裏沒有為難他,好吃好喝,就等領導判決。

貫高就不一樣了,抓緊去就大刑伺候,要他交代幕後主謀,老虎凳,辣椒水,紅烙鐵,能用的刑罰都用上了,打的遍體鱗傷,下刀都沒有地方了,貫高就是不說,一口咬定是自己一個人的主意,與張敖無關。

屈打成招這事也的分人,死都不怕了,你愛怎麼打怎麼打,當事人不認罪,自然不能結案,依法治國不是說著玩的,劉邦聽說貫高寧死不屈,非常欽佩。既然硬來不行,就來點軟的,他派出手下一個叫做泄公的人去勸他。

泄公和貫高是老相識,在監獄看到貫高以後非常心酸,勸他如實交代算了,貫高告訴泄公,大家都有妻子兒女,不為自己著想也為他們著想,謀殺皇上是要死一戶口本的,如果皇帝心情不好,的死好幾個戶口本,但是這事的的確確是自己的主意,與張敖無關,一人做事一人當,他一五一十的把事情前因後果告訴了泄公,泄公也如實轉達給劉邦,劉邦這才確認,錯怪了張敖,於是下令赦免張敖貫高,此事不再追究。

貫高聽說以後十分激動,自己的一番心血沒有白流,但是他自覺謀殺皇帝是大罪,還連累了張敖,不願意苟且偷生,當著泄公的麵自己把自己掐死了。

人能不能把自己掐死這事現代醫學已經證明是不可行的,就好比自己主動憋氣把自己憋死一樣,聽起來很壯烈,可行性不高,我寧願相信,貫高是油盡燈枯,靠一口氣支撐著,等聽到趙王獲釋的消息,這口氣散了,人也就完了。

執著改變命運,貫高用自己的偏執成功的改變了命運,不但改變了自己的幸運,還改變了許多人命運。

這也許就是他們本來的命運。

張敖被放出來以後,劉邦乘機拿掉了他趙王的稱號,降職為宣平侯,把代國與趙國合並,都歸兒子如意管轄。

這位如意少爺,已經第二次被我提及,作為劉邦最寵愛的嬪妃戚姬的兒子,從小聰明伶俐,機敏異常,大家都說性格非常像他爹,劉邦也很喜歡他,比起大兒子劉盈的優柔寡斷,內向懦弱,如意確實更的他的心意。

子不類父,常常是做父親的一大遺憾,尤其是事業有成的男人,都希望自己的兒子像自己一樣,強悍,聰明,有野心,隻有這樣,才敢放心把事業交給他。

當然,在此之前,要好好的培養他,等待他長大。

劉邦正在一步步的實行他的計劃,這個計劃在不遠的將來,將產生十分巨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