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後遺症(1 / 2)

第五十三章後遺症

過了一段時間,未央宮修好了,作為由相國蕭何督建的建國標誌性大工程,未央宮的修建意義重大,各路諸侯紛紛來到首都慶賀老大喬遷之喜,劉邦下令,以未央宮為中心,建立新城長安。

長安,這座影響中國一千餘年的城市從此誕生!

和親的事情也有了下文,全權和親大使婁敬再立新功,成功勸說匈奴接受了和親條件,但是在歸來以後,婁敬又提出了一個新問題:

長安城距離邊界太近,最近的地方隻有700裏,騎兵一日一夜就能抵達,經過多年戰亂,關中地區人煙稀少,沒有辦法通過人口的集散建立預警體係和防禦縱深體係,簡單點說,缺乏防禦縱深,首都就在敵人眼皮底下裸奔,十分不安全。

當然,作為一顆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婁敬的考慮是非常周全的,提出問題的同時把解決問題的辦法一起上報給劉邦:為了穩定祖國邊疆,同時為了減少關東地區豪門大族的政治影響力,建議把關東五國的部分豪強強製遷徙到關中居住,一石二鳥。

這一計策可以看做是最早期的屯墾戍邊,通過這一舉措,關中地區人口激增,土地得到有效的開墾,糧食產量大幅增長,逐步實現自給自足,經過楚漢戰爭蹂躪荒蕪的關中平原又迎來了大發展。

事情都有兩麵性,關東地區的大豪都是刺兒頭,來到長安以後也不消停,個個不是官二代,就是富二代,要不就是匪二代,戰鬥力十分強悍,比起現在的娘炮二代不可同日而語,經常打架鬥毆搶女人,地方官也管不了,不是這個皇親國戚就是那個親王侯爵,人還沒有到衙門,釋放的命令就下來了,長此以往,搞的京城治安烏煙瘴氣,天子腳下成了火藥桶,為後來首都治安工作留下了巨大的隱患,後續我們還要詳細講述。

到了當年的12月,劉邦出差洛陽,忽然有人告發趙國丞相貫高行刺。行刺皇上,這是誅九族的大罪,下屬謀殺皇帝,領導自然有責任,劉邦立刻下令把趙王張敖,丞相貫高一起抓起來,押送洛陽審問。

說起這件事情,不得不先說說張敖,他這年四十一歲,張耳死了以後,子承父業,當了趙王,緊接著趕上漢匈和親,為了避免被匈奴惦記,呂後急急忙忙給女兒找了個婆家,千選完選,最後竟然選中了張敖,兩家是老相識,知根知底,張敖出身好,長的也比較帥(張敖老娘年輕時候是當地著名美女),脾氣也不錯,趙王的身份也算門當戶對,呂後就看中這個女婿了。

劉邦早年在張耳家做過門客,可以說是看著張敖長大的,算是比較了解,既然老婆相中了這個女婿,他也不反對,就這樣,張敖成功升級為駙馬。

先當趙王,後做駙馬,看起來前途無量!

高祖七年,劉邦路過趙國,老丈人兼皇上來了,還是頭一回,女婿張敖趕緊跑到邊境接駕,到了邯鄲以後,小夫妻熱情款待,還邀請劉邦在趙國住一段時間,方便他們盡孝。

劉邦也沒有把自己當外人,住進女兒家裏以後,沒事發發飆,把女婿當成下人呼來換取,一會要他打洗腳水,一會讓他捶背,還順便把他的一個小妾據為己有,即便這樣,也沒有說一句好聽的話,動不動開口就罵,張手就打。

張耳好歹也是一國之君,又是駙馬,被老丈人羞辱成這樣,手下的人看不下去了,尤其是貫高趙午等人,本就是張耳的門客,心眼裏瞧不起劉邦,看到劉邦這麼羞辱自己的少東家,非常生氣,主辱臣死,你敢侮辱我的主人,我就決定你替主人出氣。

不能不說,兩位大哥這火爆脾氣,六十多歲了人老心不老,皇帝罵了你老板幾句,你就打算把皇帝幹掉給老板出氣,古往今來,行刺皇上理由千千萬,這個算是最奇葩的了。

再說這是人家老丈人和女婿的家事,女婿自己都沒說什麼,管你毛事。

他倆直接找到張敖,彙報了自己的刺殺計劃,張敖當場就被雷的哭笑不得,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好勸歹勸終於把兩個老家夥勸回去。

兩個人表麵上答應張敖這事就算了,背地還是不死心,決定背著張敖來一票先斬後奏,

好在劉邦隻是暫住幾天,等貫高趙午計劃好,人家已經走了。

這事還沒完,貫高是個非常執著的人,還非常記仇,過了一年,劉邦攻打韓王信,貫高早早打聽好消息,趙國的柏人縣是必經之地,於是與同黨合謀,帶了十幾個人埋伏在柏人縣驛館的廁所裏(這廁所夠大),準備在劉邦入住上廁所的時候幹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