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秋後算賬(1)
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大丈夫出來混,恩怨分明!
恩該報的都報了,輪到報仇了!
劉邦掰著手指頭算了算,有哪些仇家還沒有清算完成:
最討厭的人是雍齒,這小子當年搞的我欲罷不能,做夢都想宰了他,但是現在不能殺,殺了就打了自己的臉,先養肥,後邊慢慢收拾。
最大的敵人是項羽,已經死了,還被砍了五塊,其實大家隻是立場不同,也沒有多大的仇,當年在鴻門這小子婦人之仁沒有殺我,雖說他也是為了自己,但也算從他手裏撿了一條命,老爹老婆在他手裏做了幾年牢,好歹平平安安,算了,不收拾他了,給他項家留個種,就當報答項梁了。
除此以外還有幾個仇人,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季布,號稱項羽賬下四大天王,當年這小子在項羽麾下屁顛屁顛的賣命,好幾次差點死在他手裏,有仇不報非君子,聽說他還活著,天可憐見,給了我報仇的機會。
皇帝下令:全國通緝季布,生要見人,死要見屍,抓到季布的,賞金千兩,窩藏季布的,罪及三族。
季布很鬱悶,一起混的項襄、項伯、項它提前投降,不但沒事,還混了個侯爺當當,早早反水的韓信,陳平也是位極人臣,混的人五人六的,這些人當年在項羽軍中見到我哪個不得客客氣氣,如今虎落平陽,竟然成了全國通緝犯,真是憋屈啊!
濮陽的周氏,人稱大俠,江湖救急,非常慷慨高調的了收留了季布,季布有個優點,說話算話,江湖傳言:的黃金百兩,不如的季布一諾,一諾千金這個成語就是這麼來的,所以即便退出江湖,江湖依然有季布的傳說。這種傳奇人物,到哪都像黑暗中的螢火蟲一樣,那麼的顯眼,想低調都不行,沒過多久,左鄰右舍都知道季布住在周家。過了一段時間,季布的通緝令發出來了,當地人都知道這件事情,一時間蠢蠢欲動,都想賺賞錢。
周大俠是個不怕事的人,他決定把季布藏到魯國一個朋友家,躲過這場災難。但是想在皇帝的虎口裏拔牙,談何容易,之前高調過了頭,現在想收回不可能了。現在各處城門畫影圖形,通緝的很厲害,周大俠決定,給季布易易容,換個身份,方便隱藏。
他找來易容高手,把季布的頭發全剃了,當年和尚這個職業還沒有傳入中土,光頭是奴隸的標配,季布一代大將軍,為了保命,也顧不上要臉了,隻能任人擺布。剃完頭,再在脖子上捆個大鐵圈,穿的破破爛爛(聽起來像當年逃難的武鬆),怎麼看都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奴隸。
魯國有個大俠,叫做朱家,也周大俠一樣,是當地的大人物,喜歡結交豪傑,江湖救急,平日裏很仰慕季布,收到周大俠的來信以後,非常痛快的決定收留季布,當時戰爭剛剛結束,戶口登記製度沒有普及,也沒有網上追逃,畫影圖形比起現在的人臉識別技術差距較大(通緝令大家可以自行在電影電視中找,缺乏立體感,比較失真),茫茫人海想抓個人也不容易,張良就是個例子。
季布就這麼來到了魯國。朱大俠是個好人,不但沒有把季布當奴隸待見,還讓他指導自己的兒子,所以雖然有點憋屈,季布在魯國也算過了一段時間太平日子。
反倒了朱家這個人,夠義氣,覺得季布這種人才天天在自己家當奴隸太委屈,幫人幫到底,索性來個異想天開,想幫助季布平反。
皇帝的仇人想平反,難度有點大,但是事實再次證明,事在人為,天大的事隻要你肯努力,總是有希望的。
要想搞定皇上,必須有關係,關係是中國人的傳統發明,上到皇帝老子,下到黎明百姓,沒有關係是萬萬不行的,要想通天,就的有通天的關係,朱家想來想去,能讓皇帝賣麵子的人不多,恰巧有一個他認識,如果他出麵,這事十有八九就成了。
灌嬰,作為皇帝的老搭檔,漢軍首任起兵總司令,在西漢建國以後炙手可熱。
有這樣的人出麵,事情就好辦了,恰恰在此時,出現了另外一件事情,徹底挽救了季布的性命。
話說有一天大臣做工作彙報,提到齊國的田橫在失敗以後帶著五百人逃到了東海的一座島上,成立了齊國流亡政權,作為齊國貴族後裔,田儋的堂弟,田榮的親弟弟,田家在齊國樹大更深,即使是失敗了在民間依然非常有人氣,不早點處理遲早會成為隱患。
劉皇帝下令,赦免田橫及下屬的一切罪過,也不要流亡了,直接來首都,封個官給他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