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戰彭城(2 / 2)

睡夢中的漢軍陣腳大亂,不知道來了多少楚軍,外邊殺聲震天,裏邊第一反應就是趕緊跑。幾十萬人,兵找到官,官找不到兵,提著褲子亂跑,兵器都找不到,隻有下意識的逃命。項羽抓住機會,一舉擊潰漢軍蕭縣大營。

黎明開始的戰鬥,中午就宣告結束,十餘萬人的反楚聯軍被項羽屠戮殆盡,這殺人效率,在冷兵器時代絕對可以進入前五名了,整個蕭縣成為一片修羅場。

這還不是結束,蕭縣大敗的消息傳到彭城,劉邦在未能掌握敵情的情況下方寸大亂,率兵潰逃,項羽趁勝追擊,追到穀水泗水之間,彭城以南,再斬殺漢軍十餘萬人。

劉邦繼續向南跑,項羽繼續在後邊追,南邊就是呂梁山脈,劉邦希望借助山勢阻礙項羽騎兵的進攻優勢,重整旗鼓,項羽早就猜到了劉邦的意圖,根本不給他停留的機會,一直追到今天安徽靈璧以東的睢水,再次斬殺漢軍十餘萬人,劉邦大軍被追的紛紛跳河逃命,淹死的人不計其數,“睢水為之不流”,

有生力量大部分被殲滅,項羽把劉邦在睢水邊圍了個裏三層外三層,準備一網打盡。

講到這裏必須打個停頓,因為下麵發生的不是曆史,而是一起靈異事件。

按照靈異事件的套路,應該是這樣的:兩軍對峙,忽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兩軍皆亂。羅貫中就喜歡經常這麼寫,三國演義中經常出現靈異事件,就是配合這種橋段。

如果你覺得還不過癮,再來一段:一陣妖風吹過,師傅不見了。不好意思,這是西遊記。

總之,類似場景發生的背景都是在玄幻,演義等文學作品中,但是這次這件事情,卻是清清白白的曆史。

就在楚軍圍住劉邦,準備收網的時候:

“於是大風從西北而起,折木發屋,揚沙石,窈冥晝晦,逢迎楚軍。楚軍大亂,壞散,而漢王乃得與數十騎遁去”---史記.項羽本紀

翻譯過來就是:在這個時候,狂風從西北方向刮起,摧折樹木,掀毀房舍,飛沙走石,刮得天昏地暗,白天變成了黑夜,向著楚軍迎麵撲來。楚軍大亂,隊陣崩潰,這樣,漢王才得以帶領幾十名騎兵慌忙逃離戰場。

類似悲劇後世多次上演,聰明如諸葛亮,把司馬懿引入上方穀,打算一把火燒死他,算無遺策,終究是沒有躲過一場大雨。

一切都是天意。

天欲亡我,非戰之罪!

如果沒有這場妖風,項羽擊殺劉邦,兄弟這本書就可以收筆了,或者改名叫西楚逗比大事件。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在這個時候來,這就是命。

成王敗寇,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突出重圍的劉邦快馬加鞭,馬上投入西漢版速度與激情的拍攝。在通往夏邑的路上,雙方你追我趕,疲於奔命。作為劉邦的老搭檔,好朋友,夏侯嬰無疑是那個年代最優秀的馬車司機,縣正府出身的夏侯嬰,自從跟隨劉邦起義以後,迅速成為多功能複合型人才,尤其在賽車領域,更是展現出無與倫比的天賦,在崎嶇不平的泥巴路上,一路狂奔。

好司機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逃命途中,夏侯嬰順路救起了隨著災民逃難的太子劉盈,公主魯元,作為劉邦原配夫人呂雉的掌上明珠,夏侯嬰從小就非常疼愛他們,可以說是視若己出,這讓劉邦非常不滿,他以車輛超載違犯道路交通法為由,一腳把兒女踹了下去。

08年地震的時候,災區有位老師妄言除了女兒誰都顧不上,老娘也不例外,被網友賜予“跑跑”的雅號,大家諷刺。比起這位跑跑時候過過嘴癮,劉邦身體力行,舉一反三,簡直可以叫做劉超跑。

這位毫無人性自私自利的超跑哥在夏侯嬰把孩子撿回來以後,見楚軍追的急,再次把孩子踹了下去,夏侯嬰再撿,劉超跑再踹,夏侯嬰再撿。

踹了三次,撿了三次,連續違抗領導命令,置領導生死於不顧,劉超跑非常憤怒,一肚子邪火都發夏侯嬰身上,要不是形式緊急,當場就要把夏侯嬰一起幹掉。

“漢王怒,欲斬之者十餘”---資治通鑒

翻譯過來就是說:劉超跑一路上有十多次想幹掉夏侯嬰。

公平的說,項羽不是什麼好人,劉邦也不是個好東西。虎毒不食兒,劉邦連兒子加女兒都不放過,夠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