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5年正月,項羽大軍抵達城陽,城陽即現在的青島市城陽區。敵人兵臨城下,為了保衛祖國,田榮鼓足勇氣,真刀真槍的和項羽幹了一場。
欺負了幾個不爭氣的本家,在手下一幫混飯家夥的馬屁聲中,田榮產生一種錯覺,自己很厲害,足以和項羽掰掰手腕。不但如此,他還為自己的即將到來的勝利找到了許多理論依據:
1、主場作戰,占據天時地利人和;
2、這場戰鬥是保衛祖國,正義站在自己一方,邪不勝正;
3、我是齊國皇族後裔,天命護體,祖先庇佑;
4、有一定的輿論支持,許多諸侯國國君都私下裏支持我。
聽起來貌似很有道理,但是事實再次證明,出來混是講究實力的,心靈雞湯喝多了會有毒的,即使沒有毒,也不如一碗米飯來的實惠,沒有實力瞎亮劍,還學人家想當老大,下場會非常慘的。
作為當世第一高手,占據絕對優勢的項羽輕鬆擊潰了田榮,兵敗以後田榮逃到了平原,平原百姓熱烈歡迎他的到來,然後趁他不注意,殺死了他。
保衛家鄉反倒被家鄉人幹掉,田榮死的有點尷尬。
田榮死後,為了穩定齊國局勢,項羽重新立田假為齊王,對於田假來說,項羽具有再造之恩,親楚是必然的選擇。
過程、結果,一切盡在掌握之中。如果事情到此為止,項羽的這次出征應該是非常完美,但是這位騷年在勝利以後忽然邪神附體,再次做出匪夷所思的事情。
他命令自己的部下在占領區燒殺搶掠,鏟平了當地的城牆,房屋,搶走當地的財物,婦女,還故伎重演,把田榮的降兵活埋了。
屠城殺降並不罕見,但是像這位仁兄這樣,把屠城作為一種樂趣,殺降作為一種習慣,毫無目的的破壞一切,毀滅一起的,也極為罕見。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有多少人品經得起這麼敗壞。
後世許多史料把項羽塑造成一位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光明磊落,武功蓋世,有情有義,寧死不屈。
尤其是李清照,這位感情生活非常坎坷的大才女,帶著瓊瑤的心態看曆史,一首“夏日絕句”奠定了項羽至高無上的地位,蒙騙的大多數人。
實話實說:項羽真的不是一個好人,甚至可以說,他是一個惡魔。
除了在反抗秦國的戰鬥中做出貢獻,與他相關的其他新聞總是圍繞屠城,劫掠,殺降,活埋,烹殺等等,怎麼敗人品怎麼玩,怎麼變態怎麼玩。
不排除後世劉氏集團有醜化他的成分,但是以太史公的年代背景和獨立精神,我相信大部分是真實的。
這樣的人如果掌握了最大的權力,是一種災難。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齊國的老百姓忍無可忍,為了生存,成立了眾多的反抗組織,保衛家鄉,抗擊惡魔。
就在項羽陷入齊國人民戰爭的汪羊大海中,劉邦也沒有閑著,利用雙方短暫的和平,快速擴充地盤,積蓄力量。
他首先安撫了關外的百姓,然後收服了河南王申陽,接著在韓成死後,立原韓國國君韓襄王的孫子韓信為太尉(此韓信非彼韓信,為了區分,以後此韓信稱為韓王信)。韓王信在得到劉邦的幫助後擊敗了鄭昌,光複了韓國。
在此之後,劉邦回到關中,率軍攻克隴西、北地,俘虜了章邯的弟弟章平。經過這一係列戰役,關中的不穩定因素進一步減少,隻有章邯還在死守廢丘,但是已經不能形成實際威脅。劉邦把韓信留下繼續圍攻廢丘,自己親自率軍在臨晉渡過黃河,進入魏國,魏王豹投降,漢軍又趁勢攻下了河內,俘虜了殷王司馬卬。
牽一發動全身,平衡被打破,大家有冤申冤有仇報仇,在此期間,陳餘出動三個縣的兵力,擊敗了張耳,報了當年被拋棄的一箭之仇,迎回了趙王歇,張耳再次使出逃生大法,投奔了老朋友劉邦。
韓廣被項羽封為遼東王以後,非常不爽,不願意到新地方辦公,天天在新版燕王臧荼封地晃悠,臧荼也不是什麼好鳥,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你不想去遼東,我就送你上西天,臧荼發動突然襲擊,擊殺了老領導韓廣。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項羽分封的天下十九位王,除了他和劉邦兩人,隻剩下英布、吳芮、臧荼、共敖,其餘的死的死,亡的亡。
忍看朋輩成新鬼,城頭變幻大王旗。
楚漢戰爭,正式拉開了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