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項羽的理想(3 / 3)

劉邦,你就從了楚王,老老實實呆在四川,每天爬爬山,溜溜鳥,老老實實當你的漢王。

除此以外,其他人也都陸續封王,具體如下:

魏王豹,封為西魏王,管理河東郡

申陽(曾經接應過楚王),河南王

韓王成,韓王(繼承家業)

司馬卬(趙將,有戰功),殷王(不是白眉鷹王,注意區分)

趙王歇(繼承家業),代王(以後的叫代王歇了)

張耳(跟隨入關,有功勞),常山王

英布(老部下),九江王

吳芮(老部下兼老部下的嶽父),衡山王

共敖(老部下兼楚國元老),臨江王

韓廣(楚國元老),遼東王

臧荼(跟隨入關),燕王

田市(繼承家業),膠東王

田都(跟隨入關),齊王

田安(老部下),濟北王

打完收工!

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大家就這麼定了,雖然有許多人說此次封王有跑關係的嫌疑,但是本王認為結果很公正,誰不服來找我!

如果大家沒有意見,再增加一條補充說明,從名字可以看出,大家都是某某王,我是霸王,說白了,我就是老大。

這種做法類似與春秋時期的五位霸主,會盟天下,以霸主為尊。

名單公布以後,有人歡喜有人愁,也有人不滿。

最不滿的就是劉邦,接二連三的被項羽這小子欺負,欺人太甚,一點都不知道尊重老前輩。一幫兄弟樊噲,周勃等人跟著起哄,慫恿劉邦直接跟項羽開戰,是可忍孰不可忍。好在有和事老蕭何,這位老同誌頭腦清醒,好勸歹勸,給了劉邦一個台階下,暫時同意去巴蜀上任。

同樣不滿的還有田榮,在別人看來,他是自作自受,當年以怨報德,間接害死項梁,項羽不找你麻煩就不錯了,還敢討賞。但是田榮可不是省油的燈,作為王族後裔,齊國先王田儋的堂弟,托孤大臣,竟然被項羽冷落,人家吃肉,他連湯都沒有撈到,太沒麵子了。

這位恩將仇報的主一怒拔劍,收編了流浪漢彭越的軍隊,先幹掉田都,又把不聽話的田市幹掉,再幹掉田安,沒用幾天,把項羽新任命的三個齊王統統關掉,自立為齊王,擺明了和楚王過不去。

田榮剛搖旗,就有人來追隨。巨鹿之戰以後和好基友翻臉的陳餘,隻撈到了三個縣,連個稱號都沒有,看到田榮造反,立即來投奔,希望可以恢複趙國的地位,然後兩家結盟,共同對付項羽,田榮痛快的同意了。

比起田榮的不得誌,韓國王族後裔韓成就隻能用悲劇來形容,雖然名義上被封為韓王,但是他打遊擊的功勞是在有些答不出手,加上屬下張良和劉邦不清不楚的關係,讓項羽非常不爽,封王以後項羽一直不放他走,最後在彭城殺了他。

殺掉一個韓成對於項羽來說隻是一件小事,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引發了嚴重的後果。韓成封王以後,作為韓國死忠,張良在此離開劉邦追隨韓成,但是韓成一死,張良的希望又破滅了,隻剩下一條路,回到劉邦那裏去。

最大的敵人消失了,次要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抗秦統一戰線宣布瓦解,一道橫跨東西方的鐵幕降臨,以項羽劉邦為首的東西方兩大陣營開始形成。

山雨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