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鴻門宴(3 / 3)

會談最後,項羽提議,在這一起吃個飯,大家以後還是好兄弟。

坐在一旁的範增非常鬱悶,計劃好的事情被打亂了,在此之前他已經多次給項羽使眼色,要他把劉邦幹掉,一了百了,沒有想到項羽這小子太年輕,耍帥耍慣了,別的都好,就是愛聽馬屁,被劉邦這個老流氓忽悠的東南西北都忘了,要臉不要命,在這麼發展下去,情況不妙。

他悄悄走出去,找到項羽的堂弟項莊,讓他進帳篷去,以舞劍助興為借口,乘機誤殺劉邦,誤殺不能算殺,以後有人問起來,也算有個交代。

項莊是項家軍中的一員猛將,劍術高超,雖然無門無派,幹掉劉邦綽綽有餘。

項莊剛剛耍了幾招,就有人跳了出來,主動要求和項莊來個雙打表演賽。

如果是別人,項莊絲毫不用理會,大不了順便一起幹掉,但是這個人偏偏是項伯。

作為長輩,項伯提出要和侄子切磋幾招,說了切磋,其實就是給劉邦擋槍。項莊劍術雖然不咋地,但是項莊顧忌到項伯的身份,不敢硬來,一來二去,竟然沒有機會誤殺劉邦。

危機暫時解除了,形式依舊很微妙,張良急忙跑出帳篷,把樊噲喊進來保護劉邦。

作為下屬兼連襟,樊噲聽到劉邦有危險,抄起盾牌就衝進了帳篷。屠戶出身的樊噲不管走到哪,都自帶殺氣,打仗的時候,隻要樊噲一出現,敵人的氣勢就自動減弱,雙方對陣,還沒有開打,先嚇跑一大片。這種人,是天生的將軍。

進入帳篷以後,樊噲立即使出一招齜牙瞪眼豎頭發大法,頭發直立(類似於產生靜電),嘴巴張大,一直可以看到智齒,兩眼直勾勾的瞪著項羽,眼角都裂了,一直盯的項羽心裏發毛,不知道的還以為他要吃人。

“你是哪位”項羽問道

“他叫樊噲,是劉將軍的警衛員”,張良介紹到

“壯士,一起喝酒”,項羽覺得有些尷尬,順水推舟客氣一下。

他故意讓手下賜給樊噲一條生豬腿,想看看樊噲的表現。

樊噲二話不說,抓過豬腿放在盾牌上,切下兩塊丟嘴裏,就著酒大口吃了起來。

猛將啊,項羽暗暗的感慨

肉吃了,酒也喝了,樊噲借著酒勁,把項羽狠狠的教育了一頓,作為一名長期在菜市場工作的屠夫,口才膽量遠遠超過正常人,在於各種買菜大媽的較量中,樊噲的表達能力得到最大化的提升,雖然沒有準備草稿,但是樊噲充分發揮臨場應變的優勢,有理有據,不卑不亢,把項羽說的啞口無言。雙方大有相逢恨晚的感覺。

劉邦看到樊噲成功的轉移了項羽的注意力,以上廁所為名,悄悄的跑了出去。然後帶著陳平樊噲一溜煙的逃回了霸上,隻留下張良。

項羽等了半天才發現劉邦不見了,這時候張良出麵,獻上禮物,順便告訴項羽,沛公喝多了,有些不舒服,先回去了。

項羽知道吃了個啞巴虧,但他是個愛麵子的人,知道自己被人忽悠了,當著大夥的麵不好意思發作,另一方麵,在他心裏,劉邦不過是個猥瑣的老家夥,並沒有什麼真材實料,放走他也無所謂,跑了就跑了。

愛麵子,自負,這是項羽致命的缺點。自古以來,成大事不拘小節,那些最終登上大位的無一不是不擇手段,弱肉強食的世界,比的就是誰更狠,有實力靠實力,沒有實力靠陰謀,陰謀刷不過,就比下限,誰不要臉誰贏。項羽有實力,範增有陰謀,輸就輸在一張臉上,項羽還是太嫩。

亞父範增大怒,到手的鴨子飛走了,還敢拿禮物來奚落我,他當麵把劉邦送的禮物砸碎,大聲罵道:我們都會成為他的階下囚(在我看來,範增此時應該建議項羽把張良幹掉,至少可以削弱敵人有生力量)。

曆史證明,他是對的,這位飽經滄桑的老頭遠遠比項羽老練,可惜豎子不足與謀。

當年伍子胥苦口婆心勸夫差殺了勾踐,滅了越國,夫差被美女迷惑,以這樣那樣的理由推脫,最終身死國滅。這個曆史故事範增知道,項羽從小不愛讀書,所以不知道。

書到用時方恨少,沒有月光寶盒,說什麼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