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鴻門宴(1 / 3)

公元前206年,英布攻破了函穀關,項羽大軍隨後進入秦國,一直行軍到鴻門,當時項羽有40萬人,對外號稱百萬大軍,劉邦有10萬人,對外號稱20萬。

剛剛搞定章邯的項羽風頭正旺,卻被劉邦搶了頭啖湯,還敢堵住函穀關不讓他進去,非常生氣,早早放出話來,入關以後要幹掉劉邦,劉邦的隨從也一起幹掉。

事情的可信度很高,按照項羽的火爆脾氣,再看雙方的兵力對比,劉邦被滅,就是分分鍾的事情。

劉邦和他的手下都非常害怕,這麼嚴重的後果是沒有想到了,看到滿屋的珠寶美女,還沒有來得及享受就要麵臨死亡,非常的後悔。衝動是魔鬼,如果不是小人蠱惑,不至於這麼快和項羽撕破臉,現在說什麼都來不及了。

公司發展遇到困境,領導的日子不好過,下屬紛紛準備跳槽。跳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張良就是剛剛從韓國跳槽過來,壞就壞在,當前這種形式,隻有兩家公司,從這跳槽就隻能去項羽那裏,

這位打算跳槽的老兄說來也算是公司的原始股東,現任左司馬,屬於公司高層領導者崗位,公司困難關頭,不想著為領導分憂解難,而是充分發揮見風使舵的本色,形勢不妙趕快下船。

作為見麵禮,他向新東家納了一道投名狀,把劉邦入關的情況一五一十做了通報,他告訴項羽,劉邦打算在關中稱王,任命子嬰為丞相,獨吞所有的秦國土地和財富。

這位叛徒就是曹無傷。

曆史上對這位老兄的記載很少,屬於剛一出現就謝幕的人物,上次出現還是在劉邦起義的時候。

叛徒的威力是巨大的。

項羽收到曹無傷消息以後,更加憤怒,這時候範增告訴他,劉邦在老家的時候貪財好色,但是到了鹹陽既不要錢,也不玩女人,有能力不可怕,可怕的是克製欲望,說明他有更大的野心。

不但如此,望氣的人回報,劉邦有龍虎之氣,五種顏色(充分懷疑看到了彩虹),這是天子的特征,一定要趁他沒有成氣候,把他幹掉。

範增此時已經是項羽的亞父,項羽第一智囊,作為叔父項梁的朋友,托孤的大臣,範增的話分量很重。

項羽決定,命令劉邦前來述職,趁機把他幹掉,上級命令下級是他的權力,如果他不來,就以違抗命令為理由,發兵幹掉他。

高祖劉邦一生中曾遭遇無數的險境,但這一次,最危險最刺激。

如果項羽有月光寶盒,他最想回到的就是這一天。

無數人的命運就因為這一場飯局改變。這無疑是中國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會麵,短短一天的時間,決定了後世四百年的華夏曆史走勢。

鴻門宴!

讓我們屏住呼吸,回到鴻門宴的前一天晚上,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

此刻霸上劉邦軍中,劉邦張良蕭何等人正在為眼前的局勢發愁,從白天開會開到半夜,也沒有想到一個好辦法,就連以多謀善斷的張良此刻也一聲不吭,局麵陷入沉寂。一向吊兒郎當的劉邦雙眉緊鎖,時不時的罵幾句。

忽然,傳令兵來報,一位自稱項伯的老者在軍營外求見。

聽到這個名字,張良眼前一亮,稍微思索片刻,他告訴劉邦,能不能渡過眼前的難關,關鍵就在這個人身上了。

項伯,如果他是劉伯,李伯,結果都會是另外一番景象,偏偏他叫項伯,不是別人,是項羽的叔叔。

項叔叔當年出來混的時候,一不小心殺了人(與他的兄弟項梁類似,可見當時治安確實不好),殺人是大罪,輕則充軍流放,重則以命抵命,秦國當時刑罰眾多,砍鼻子,砍手,砍腳,即使保住命,也會砍掉你幾個零部件,就在項叔叔麵臨逮捕判刑的危機關頭,一位英雄解救了他,讓他轉危為安。

這位恩公,就是張良。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救命之恩,當以命相報。項伯是個感恩的人,作為貴族子弟,從小就被教育要知恩圖報,在他心目中,張良恩同再造,恩比天高,一定要報答。

早不報恩晚不報恩,偏偏選這個時候,項伯真是個好人。

項伯知道,張良目前就在劉邦公司上班,侄兒的脾氣他很了解,一旦劉邦和項羽開戰,刀劍無眼,玉石俱焚,項羽還有殺俘虜的壞習慣,投降也不安全,為了避免恩公被誤傷,他偷偷連夜趕到劉邦軍中,希望勸張良趕緊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