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可以這麼想,子嬰不行,因為如果他什麼都不做,可能船還沒沉下去,自己就先去找二世報到了。
他決定除掉趙高,沉船的事情以後再說,先把眼前的問題解決,人要活在當下,就算是船沉了,也要趙高先死,這個人,太壞了。
殺一個人容易,想殺趙高真的不容易,這麼多年,無數對手在他的陰謀下家破人亡,蒙恬,蒙毅,李斯,馮去疾,哪一個不是鼎鼎大名的高手,現在連二世都被他幹掉了,誰還敢和趙高鬥。
辦法總是比困難多,大家都是兩個肩膀夾個腦袋,誰怕誰,你是人我也是人,我就不信你有三頭六臂,殺不死你。
既然你有權力當護身符,明刀明槍的幹不過你,我就給你來點陰的,看你有什麼辦法,金鍾罩鐵布衫,不好意思,少林寺那時候還沒有開辦,七十二種絕技還在編寫呢。
子嬰想到了一個非常簡單有實用的辦法,直接殺掉。
要想殺掉趙高,有兩個前提,一個是有人去殺,一個是能靠近他,兩個前提缺一不可。
別人辦不到,子嬰可以,因為他現在是儲君了,換句話說,名義上的秦國最高領導接班人。
這裏要多說一點,趙高殺了二世以後,知道秦國大勢已去,決定自我降級,國家元首不在稱為皇帝,改稱為秦王,與山東諸侯並列。
秦始皇如果知道自己辛辛苦苦想出來的頭銜就這樣提前被趙高降級,的從驪山跳出來。
九月,趙高讓子嬰齋戒,到宗廟祭拜祖先,然後接受國君的印璽,這是當老大的固定流程,隻要齋戒五天就可以進入下一步了。
可時間已經過了,子嬰就是不來宗廟參拜,趙高派了幾撥人去請,人家還是不來,統一口徑回複,子嬰生病了,不方便出門。
早不病,晚不病,這個時候生病,擺明了就是不給丞相麵子。
趙高很清楚,生病是假的,不想來是真的,但是事已至此,人是自己選的,就是裝也的把這段裝過去,他決定自己親自去子嬰家裏請,你不是有病嗎,我親自來請你,看你還怎麼裝。
子嬰等的就是這個機會,趙高剛進齋宮,子嬰的兩個兒子就衝出來,大家也不用討價還價,直奔主題,開打。
二比一,趙高力戰不敵,被殺。
權力,陰謀,借刀殺人,一切的一切,當雙方麵對麵的時候,其他的都是浮雲,能打才是王道。
最簡單的辦法往往是最有效的辦法,直接當麵把你幹掉,這就是子嬰的陰謀。
你用女婿殺我們老贏家的人,我就讓我兒子把你幹掉。
這位苦孩子出身,多才多藝,努力上進,一生以禍害大秦國為人生目標的趙高,終於走到了人生的盡頭。
趙高為什麼要這麼做,後世有許多的揣測,最傳奇的一種說法是趙高原本是趙國的貴族,為了國仇家恨,忍辱負重,潛伏在秦國,通過各種手段禍害秦國,最終為祖國報了仇。
這個說法與另外一位負有特殊使命,忍辱負重,禍國殃民不擇手段的大人物很像,說她是大人物,有些不合適,因為她本來就不是人,她叫妲己,原名狐狸精。
在我看來,趙高不過是千百年中國威權製度下一類人的縮影,這些人既有飽讀詩書,才華橫溢(如趙高,秦檜),也有裙帶關係,適逢其位(如田蚡,楊國忠),還有粗魯不堪,心理變態(如劉瑾,魏忠賢),他們都有一共同的特點,為了私利,不擇手段。
後世的哲學家萊斯頓說過:自私是人類的萬惡之源,自私是人的本性,就像喝水吃飯一樣,無法改變,但是人類不同於動物的重要一點在於我們的文明,文明有很多類別,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讓我們學會自我約束,所以漢朝的韓嬰說過:君子不以私害公。
自私可以,要有個度,不能因為自己的一己私利,把大家的事情都損害了。可惜趙高不懂這個道理,害了別人,最終把自己也搭進去。
好吧,二世死了,趙高死了,子嬰光榮上崗。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投降,地點:霸上,投降對象: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