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昏君與佞臣(2 / 3)

二世覺得趙高說的太有道理了,前有李斯的理論依據,後有趙高的實際支持,左青龍,右白虎,天下大安。

於是二世就把朝中大事的處置權都交給趙高,自己躲在後宮慢慢享樂。

趙高從此大權獨攬。

過了一段時間,趙高聽說丞相李斯對自己的做法有些不滿,如果是別人還好說,李斯的地位多少讓趙高忌憚,所以決定幹掉李斯取而代之。

他主動去見李斯,告訴他天下盜賊紛亂,皇上卻在不斷征兆民夫修建阿房宮,還天天玩狗鬥雞,不理朝政,李斯作為當朝丞相應該去勸諫一下皇上。

李斯非常感動,覺得趙高一心為國,說的都是大實話,他告訴趙高,自己一直想勸諫,但是陛下身居後宮不見大臣,沒有機會啊!

趙高馬上大包大攬的告訴李斯,我會在陛下不忙的時候通知李大人進宮麵聖。

李斯很感動,趙高很陰險。

李斯不知道,他正一步步走入趙高的圈套。

趙高專門挑二世玩的正爽的時候通知李斯來覲見,連續幾次,把二世徹底搞毛了,大發雷霆,罵道:我天天不忙的時候李斯不來,專門挑我忙的時候來打擾我,是不是看我年紀小,故意欺負我啊!

趙高馬上趁熱打鐵,告訴二世:李斯自認為在沙丘平台這件事情上立了大功,想讓陛下可以封他做王,沒有得逞所以對陛下非常不滿。我還聽說他兒子三川郡守李由,與關東那些盜賊經常聯係,勾勾搭搭,陰謀裏應外合對付陛下。

這個帽子夠大,二世立刻下令,由趙高全權做主,查查三川郡與盜賊勾結的情況。

李斯聽說趙高陷害自己,也顧不上撕破臉,馬上上書二世揭發趙高,他以田氏代齊的例子比喻趙高,指出趙高大權獨攬,欺上瞞下,誹謗大臣,有謀朝纂位的野心。

二世看到李斯的詔書以後非常不高興,他狠狠的罵了李斯一頓,告訴李斯趙高之所以被重用是因為他忠誠,有才華,努力,守信義,是皇上唯一可以依賴的人,以後不允許對趙高胡亂猜疑。

在二世眼裏,趙高是大秦的柱石。

不但如此,二世還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趙高。

趙高感動的淚流滿麵,馬上向二世表忠心,巴不得當場把心掏出來給二世看。

經過這件事情以後,二世更加信任趙高。

過了一段時間,關東盜賊愈演愈烈的消息傳來,滿朝文武大臣都非常擔心,丞相馮去疾,李斯,將軍馮劫一起規勸二世,希望可以減少兵役,水路交通的建設等浩大的工程,減輕徭役,收取民心,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平亂上來。

二世龍顏大怒,以李斯之前的言論的駁斥了這次勸諫。在二世看來,天下之所以鬧成這樣就是因為這些大臣沒有盡心盡力,如今自己的工作沒有做好,反倒來說皇上的不是,簡直就是大逆不道。

君王一怒,血流成河。

馮去疾,李斯,馮劫被移交司法查辦。

馮去疾,馮劫受不得侮辱,憤憤自殺。

李斯沒有自殺,被關進大獄。二世命令趙高徹底調查李斯父子與盜賊勾結謀反的情況。

李斯的家人門客全部被逮捕,趙高派人把李斯往死裏打,李斯在堅持了1000大板以後屈打成招,認罪畫押。

為了給自己洗清冤屈,李斯在獄中下筆千言,給二世寫下了最後一道詔書,這便是前文提及的“獄中上書”

比起前兩篇,這道詔書短小精悍,李斯在文中采用反語的方式曆數自己七大罪狀,希望二世明察。

這七大罪狀分別為:

離間六國統一天下;

平定北疆南越;

提高大臣待遇;

建立社稷宗廟;

統一度量衡文字;

修建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