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與劉邦相遇以後,經過一翻長談,決定先歸附了劉邦,然後再一起去投靠景駒。
一路上,張良抽空給劉邦講了講“太公兵法”,劉邦一學就會,一點即通,讓張良大吃一驚,逢人便誇劉邦說:沛公是個天才,我給許多人講過太公兵法,都學不會,隻有沛公一學就會。
好吧,隻能說張良都遇見些什麼人!
劉邦希望從景駒那裏借點兵回去把老家豐縣給打下來,但是這個時候章邯已經殺來了,景駒劉邦和寧君一起領兵迎戰章邯,結果在蕭縣被章邯殺了個七零八落,隻能灰溜溜的跑回來,到了二月,劉邦改變策略,率兵攻打碭縣,經過三天苦戰終於打下來,他趁機收編了碭縣的部隊,加上自己原有的人馬,一共有9000人,劉邦覺得夠本了,揮兵豐縣,打算一雪前恥。
結果還是打不下來,尷尬大了!
小小豐縣,成了劉邦的一根心頭刺!
而此刻,安居江南的項梁在陳勝死後,看到了機會,他彙合英布的隊伍 揮兵北上,以陳勝下落不明為由指責秦嘉和景駒是叛徒,並攻打秦嘉,秦嘉戰敗被殺,景駒也被追來的英布殺死。項梁順勢奪過景駒的權杖,成為楚國勢力中最大的一個。
項梁的如意算盤打的好,他當然知道陳勝已經死了,不過是找個借口出兵罷了。
在吞並了秦嘉的軍隊以後,項梁指揮朱雞石,餘樊君與趕來的章邯交戰,結果一樣是被虐,餘樊君戰死,項梁親手殺了逃跑的朱雞石。
景駒死後,劉邦依舊沒有打下豐縣,隻好走回頭路,又投靠了項梁。
項梁遠比景駒有眼光,他看中了劉邦的潛力,決定拉攏他,於是一次借給劉邦五千兵馬,軍官十名,有了張良的幫助,外加這些強力外援,劉邦終於把豐縣打了下來,雍齒突圍以後跑去投奔了魏國。
與此同時,項梁派項羽攻打襄城縣,襄城雖然沒有雍齒,但也是塊硬骨頭,項羽打了很久才打下來,非常不爽,露出殘忍的本相,破城以後把全城的老百姓都活埋了。
項羽時年24歲,請大家記住,以後他還會不止一次的這麼敗人品。
為了在新地盤擴大影響力,項梁決定召開楚國英雄大會,打算借此機會確立自己在楚國抗秦聯盟中扛把子的地位。
範增勸阻了項梁,範增,安徽巢湖人,已經七十歲了,以計謀多出名,陳勝起義以後這位老爺爺不甘心自己大半生懷才不遇,毅然決然的加入革命隊伍。
他對項梁說,秦國滅亡六國,楚國非常的無辜,自從楚懷王到秦國以後一去不返,楚國人一直懷念自己的國王,所以楚南公說,楚國即使隻剩下三戶人家,滅亡秦國的也必定是楚國。陳勝起兵以後不立楚王的後裔而自立為王,他的失敗是必然的。您在江東起兵,很多人歸附您,是因為您家世世代代都是楚國的將領,他們相信您會擁立楚國王族的後代,複興楚國,所以您一定不能再犯陳勝的錯誤!
項梁權衡以後聽信了範增的建議,派人多處打聽,找到了正在給人家放牛的楚懷王孫子羋心,擁立他為新一屆楚懷王,立陳嬰為上柱國,定都江蘇盱眙,項梁自封為“武信君”
楚國,魏國,趙國,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實現了舊貴族對草頭王的複辟,抗秦大業隨著革命形勢的變化不斷湧現新問題。
對於楚國而言,項梁以自己的影響力重新收攏打著楚國旗號的各路義軍,形成了以羋心為名譽領袖,自己掌握實權的統一戰線,後陳勝時代的楚國正式進入項梁時代。
但是此刻章邯已經殺紅了眼,自從函穀關擊敗周文之後,章邯七戰七勝,無往不利,隨著戰線不斷的推進,秦國從戰略防禦階段轉入戰略進攻階段,以項梁為首的楚國依舊是章邯最大的對手。
雙方厲兵秣馬,一場決戰就要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