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霸王出世(1)(1 / 2)

天下英雄出我輩!

陳勝在陳縣忙著當楚王,劉邦改名在老家起兵,二世在鹹陽玩的不亦樂乎,大家各玩各的,都以為自己是曆史的主角。

在劉邦老家沛縣往南一百多公裏的地方,一股暗流正在湧動,這股暗流未來將成為衝垮秦國的滔天巨浪。暗流的主角就是後世成為一代霸主的項羽。

公元前232年,項羽出生在今天的江蘇宿遷,宿遷沛縣都隸屬於現在的江蘇蘇北地區,明清看北京,兩漢看徐州,項羽和劉邦這兩位蘇北老鄉給家鄉旅遊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大人物出生沒有異相都不好意思,項羽本身自帶異相,生有重瞳,重瞳就是眼睛裏有兩個黑眼珠子,現代醫學認為這是瞳孔發生了畸變,是早期白內障的一種症狀,但是在當時,這確實一種不得了的現象。

中國曆史上有記載的重瞳症著名患者一共有八人,除了項羽以外還有:倉頡(漢字發明人)、虞舜(五帝之一)、重耳(晉文公)、呂光(後涼創始人)、高洋(北齊開國皇帝)、魚俱羅(宇文成都師傅,殺李元霸凶手)、李煜(南唐後主),個個都是大人物。所以項羽一出生就被認為將來必定是個不平凡的人。

不同於劉邦家八輩貧農出身,項羽家是貨真價實的貴族,人們常說三代出一個貴族,項羽家世世代代都是楚將,代代都是貴族。

他的爺爺是楚國大將軍項燕,當年秦國大將李信年輕氣盛,立功心切,在秦始皇麵前吹牛,聲稱隻要20萬人就能拿下楚國,結果被項燕打的丟盔棄甲,不得已,秦始皇拉下老臉請老將王翦出山,起全國之兵60萬,終於打下楚國,項燕戰死,楚王被俘虜,楚國由此滅國,項家的人東躲西藏,做了亡國奴。

雖說是名門之後,但項羽是個苦孩子,他出生的時候,家道已經中落,落地鳳凰不如雞,貴族家特有的什麼培優啊,培訓都省略了,能活下來就不錯了。好處沒撈到,壞事都是你的。沒過多久,父親項超又去世了。少年喪父,人生大不幸,倒黴事都被項羽趕上了。

項燕有三個兒子,項羽父親是老大,項梁老二,老三叫做項襄(別名項伯),項燕和項超死後,項梁就成為家族的領頭人,作為貴族後裔,項梁是個有大誌向的人,對有殺父之仇的秦國恨之入骨,家族到了他這一代雖然有兄弟多人,卻隱隱以他為主。

項羽基因好,從小聰明伶俐,身體強壯,在項氏第三代子弟中出類拔萃,屬於孩子王級別的人物,掏鳥窩,抓鳥蛋,上房揭瓦,無所不為,非常的頑皮。這種孩子都有個共同特點,培養好了是個人才,培養不好是個禍害。

作為二叔,項梁很喜歡這個侄子,視若己出,除了自己平時教育,還給他報了不少培訓班,什麼識字班,詩歌班,舞劍班,兵法班,隻要有用的統統報名,唯恐浪費了孩子的天賦,但是叛逆期的項羽非常沒有耐心,做什麼事情都是五分鍾熱度,學著學著半途而廢,而且脾氣很大,不聽別人勸告。

項梁非常惱火,覺得這個侄子不爭氣,白白浪費自己的天賦。項羽卻不以為然,動不動和叔父抬杠,他有他的一套理論,在他看來,學文科認識幾個字就行了,畢竟當時既沒有高考,也沒有科舉,學習缺乏目的性,指望別人推薦做官,不好意思,政審過不了,學武是匹夫之勇,隻能用來打打群架或者單挑,打架這事早就自學成才了,不需要學。至於兵法,項羽認為用兵是個技術活,純理論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總之,在項羽眼裏,應試教育是沒有出路的。

兒大不由爹,親爹不在了,做叔叔的想管也管不了。

等待長大一點,項梁帶著他四處遊曆,增長見識。

有一年,秦始皇出遊會稽,就是今天浙江會稽山一代,船行長江被項羽看見,天子船隊自然非同凡響,所有人都羨慕嫉妒恨的在岸邊圍觀,即使項羽這樣的叛逆少年也駐足觀看,忽然,人群中的項羽發出一句惡狠狠的感慨:我能坐你的位子。

這句話把項梁嚇的一哆嗦,雖然項梁心裏早已把秦始皇祖宗八代罵了個遍,表麵上表現的還是老老實實規規矩矩,

小子,說啥大實話呢,活膩了!

項梁當眾給了項羽幾巴掌,說自己侄子有神經病,經常胡說八道,希望大家不要去告發他們。然後帶著項羽匆匆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