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這一時期中國電影文化,作為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的一種形態表現,對提升中國整體形象,走向世界,奠定了夯實的第一步。
二
回頭望去,中國電視業,也突飛猛進的進入了可讀時代。在這個時期起到了承前啟後,結束了文革的停滯狀態,將傳統意義上的“雅”與“俗”高度的融合。特別是人物刻畫上,全方位的展現其個性特征,張揚人格魅力。在群戲和電視連續劇中,男性的剛中帶韌,與女性的柔中帶鋼相結合,浸潤性的相互影響和製約。從《敵營十八年》到《甄嬛傳》,從四大名著搬上屏幕,到現代精品小說的重構;再到曆史劇、革命戰爭劇、諜戰劇,無疑浸潤著中華民族氣節之精髓,剛毅和堅韌。
孟子:“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
《易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精也。”其中“剛健中正”四個字,表現出了中國固有的人格精神的精髓所在。
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中一個又一個英雄人物,前仆後繼的沿著英雄的腳跡前行,為中國革命的成功獻出自己的生命和青春的史詩般動人故事,所展現出“君子以自強不息”之氣概,可以說是無與倫比的創作。
最為震撼的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傑出代表之一瞿恩這個人物,第28集:楊立仁和範希亮接到命令,對瞿恩以黃埔禮遇就地槍決。瞿恩在刑場給自己的黃埔學生們上了最後一課。然後主動要求範希亮親手執行……英雄之所以是英雄,就在於這種豪邁和氣節。這個場景中,讓人們深深的感受到瞿恩的英雄蓬勃精神氣質而落淚。在剛毅和堅韌之間,譜寫了這部革命英雄史詩般的宏偉場麵。該劇將剛、勇、義完美的結合在一起,用生命來書寫生命的意義。把人性、生命價值作為歌頌對象,從另一個層麵來完成了用人道主義重構革命英雄主義的文化攀登,再造剛毅的中華民族之氣。
這正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的文化內涵所在。
在電視劇《亮劍》中的李玉龍,性格剛毅、暴躁、孤傲,甚至專橫。在第25集中,李玉龍卻在麵臨自己與愛妻的衝撞中,表現出與“英雄”完全不同的柔韌。這也是一種和諧的中國古代哲學傳統思想。《易傳》講“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所謂太和,就是至高無上的和諧,最好的和諧狀態。在這裏,已經不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凜然和氣魄,而是轉化為一種人性的柔媚光輝。正是這一點點的筆墨,讓該劇活在了人們的心中。打破對英雄的臉譜化模式,為此在中華民族精神的長河中,剛而韌得以延續。
熱播的《甄嬛傳》,更是將一個又一個女性人物刻畫得柔中帶剛,剛中帶柔。融入了中華民族傳統女性幾千年形成的特征。在一個皇宮中,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角色,都在拚搏和改變著自己的命運,卻又在曆史的長河中,演繹自己的悲歡離合。命運與自我的性格特性緊緊相依。這就是“人貴於物”,中國古代哲學中最有價值的關於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學說之一。人活著的目的何在?工作體現人的社會價值;生活體現人的個人價值。人的價值與尊嚴,在此劇中淋漓盡致的得以彰顯出各自的特性。
《小爸爸》中質樸的於果,生性具有柔弱的本能,他在不拘一格的父親角色中,演繹出當今中國普通人的生活現狀,折射當代青年的精神麵貌是需要這種民族的“剛而韌”人格形象來引領我們進取。於果與“天降”兒子夏天,不止是搞笑無厘頭的橋段,更有讓人感動到落淚的親情故事。於果因為自己的妹妹生病住院,不惜犧牲自己的愛情和事業,留在國內當了一名普通的修車工,與自己的兒子生活的那段時間裏,他感受到一個做父親的責任。為了爭奪對夏天的撫養權,他不惜傾家蕩產,前去美國打官司,他的修理廠的老板卻為了給他湊路費,不惜賣掉了自己的修理廠……等等都表現出一種樸實的價值觀。第6集中夏天第一天上學就被小朋友欺負了,放學被同學推倒在水坑裏。第8集中夏天打架的事情被於果發現,於果看著夏天鼻青臉腫的模樣,來到學校辦公室,與同學的家長算賬,但雙方家長發生了爭執,進而打起架來……被打得狼狽不堪的於果和夏天來到醫院裏麵接受治療。回家路上,夏天看著於果,一直坐在旁邊哭個不停,觀眾的心被揪了起來。在與時代相吻合的人物塑造中,樸素的價值觀提煉,剛而韌的人格形象在這裏被滲透其中,才產生如此強烈的共鳴。它喚起了人們對親情、對愛情的執著,對社會和諧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