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重設流程納稅少
對於摩托車、汽車公司,設立自己的銷售公司就可以避免過高的消費稅負擔。公司的產品先銷售給銷售公司,銷售公司再賣給經銷商或者客戶。由於消費稅在生產環節納稅,銷售環節不納稅,因此,銷售公司不納消費稅,隻要定價合理,就可以少交部分消費稅。
10合同作廢也納稅
有些企業的領導喜歡簽合同,也喜歡變來變去,簽了以後發現不行就作廢以後重新來過。但要注意,簽了合同要繳印花稅,即使合同作廢。所以,如果合同金額一時不能確定,應該先簽訂金額未定的合同,等到金額確定以後再補充進去,這樣就可以避免多繳稅。
11做善事也有講究
企業對外捐贈的款項和實物,一是可能涉及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因此,在捐贈的時候,要考慮到後麵還有稅務負擔;二是捐贈要合理進入成本費用,還有符合稅務上的條件,包括需要通過國家稅務機關認可的單位和渠道捐贈。例如:政府機關、民政部門、慈善機構,另外還需要有符合稅法規定接受捐贈的專用收據。如果不符合條件,捐贈完了還不能進入成本費用,結果還要納33%的所得稅。
12處理意外需謹慎
出差在外,不小心手提電腦被小偷順手牽羊。難過以後別忘了,丟了手提電腦屬於財產損失,要憑相關證明在公司的成本費用中列支。丟了電腦以後,要及時到公安機關報案,取得相關證明,回來提交給財務部門,作為證據。如果沒有證據,損失不能進成本,等於丟失的不僅僅是一台電腦。
13到底幾年算壞賬
企業經營不能收回的款項變成壞賬,壞賬是企業經營難以避免的損失。到底經過多長時間不能收回的款項才算是壞賬?對於外資企業而言,兩年不能收回的款項屬於壞賬,對於內資企業而言,三年不能收回的款項作為壞賬。這又是內資企業與外資企業的一個差異。
14多拿進項多抵扣
作為一般納稅人,銷項減去進項就是要繳的稅,因此,多拿進項就可以少繳稅。這些進項包括多個方麵:購買辦公用品的進項,購買低值易耗品的進項,汽車加油的進項,購買修理備件的進項。積少成多,日積月累,企業就能降低稅負。修理備件不是固定資產,所以進項也可以抵扣。
15贈得巧來送得妙
一件2000元的電器,送一件400元的小家電,合計2400元實際收2000元。如果當贈送,要按2400元繳納增值稅。現在我們重新設計方案:將兩件產品賣給顧客,給予顧客400元的折扣,其中,2000元的按15%折扣以後出售,400元的按折扣25%以後出售,這樣,對顧客而言,實際支付 2000元,與買一件送一件的效果是一樣的,對於商場而言,由於是價格折扣,實際上沒有贈送的行為,隻要按2000元實際營業額繳納增值稅即可。
16調取賬簿不隨意
稅務機關什麼情況下可以調取企業的賬簿查閱?稅務約談是否可以調賬?根據《納稅評估管理辦法》和征管法的規定,稅務機關在納稅評估約談過程中不能調取企業的賬簿資料查閱,在進行稅務檢查中可以經縣以上稅務局長批準,調取納稅人的賬簿進行檢查。平時企業經常遇到:稅務人員打電話來,要求企業送資料去稅務機關的情況都是不合法的行政行為,屬於非法行政,納稅人可以置之不理。
17虛報虧損就偷稅
做財務工作難免會出現差錯,平時收入核算、成本費用處理有差錯,等到稅務機關來檢查,發現差錯,影響到當年的利潤,就要承擔稅務責任。如果公司本身是虧損,收入、成本費用處理糾正以後,公司變為盈利,當年就屬於少繳稅,按律可以治個“偷稅”;如果糾正以後,公司還是虧損,沒有導致公司少繳稅,就不屬於“偷稅”,隻是屬於“虛報計稅依據”,不能按偷稅論處。所以,少計收入、多計成本費用不一定就是偷稅。
18溝通多點罰款少
中國稅務規定多變,企業想不出差錯實在不容易,出現差錯就可能麵臨處罰。例如:日常的納稅申報、購買發票、發票核銷、發票填寫等都可能出現差錯。一次罰款2000元以下,罰50元也是2000元以下,罰1800元也是2000元以下。基層稅務機關在2000元以內有酌情權。通過溝通能獲得稅務機關的諒解,罰款會酌情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