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符??(1 / 2)

昨天開了一篇介紹符籙的文章,覺得不錯,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

※※※

※※※

在一般人看來,符圖之術並沒有什麼章法可尋,它們無非是道士和尚騙人弄財的把戲而已,因為很少有人知道符圖的結構,於是民間便有“鬼畫符”之說,用以饑諷符咒之術。金元文學家元好問說:“真書不人今人眼,幾輩從教鬼畫符。清代學者趙翼雲:舉場我歎魚緣木,故叫卷人鬼畫符。

然而,諷刺與嘲笑並未解決問題,反而促進了符咒之術在實踐中的不斷完善.於是在宋元時期許多道教高道大師門,開始向人們披露符圖的結構書符念咒的程序和秘遵事項,從而使這門“絕學”有一道可以出入的門徑,從整體結構上看,每一道符一般都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即符座,符腳,符竅。

所謂符座是指符圖的上部:亦可叫做“符頭”“符腳”指符圖的下部。符竅,則為符圖的中部(心髒),亦可叫做“符心”。符頭符心及符腳上,中,下三部分結合為一,便成為一道完備的符圖.先說符座(符頭).道門中不同的流派,符圖中不同的種類,所用的符座是不同的.如《帝令寶珠五雷祈禱大法》中所用的符皆以“雨”字為符頭。

又如神霄派所傳〈高上神霄玉清真王紫書大法〉卷六所載四三道將軍符。又以“鬼”字為符座,隻是搏列在符的左邊而已。

再如上清派所傳〈上清天樞院回車畢道正法〉中所收諸符部用三台星圖為符座,至於其它各種各樣的符座更是多不勝舉,難以一-一述說.鶴道人所傳符篆多以“—氣化三清”及“天師心印”為符頭。

凡為符圖,一般而言,上下結構者,上為符座,下為符腳:左右結構者,左為符座,右為符腳。如上所舉帝令寶珠五雷祈禱大法的符宇中,其下部文字為利,光,其,泓,泓,廷等字就是符腳。

又如〈天醫祝由十三科〉中所收符字,則以“尚”宇為符頭,以內“食”字為符竅,再配以各種字如。能,垢,秀,等為符腳.不過稱謂不同,符座叫做向符將,符竅叫喊做:符兵。

符腳叫做“先鋒。書中說“此法以尚字為將,食字為兵,各字為先鋒,施之百病,無不應手立愈。從寫符的程序來看,符腳是最後步驟,道教謂神力符能的強弱成幾,即在最後一搏,因此必須聚精會神,一氣立斷,不得遲緩拖滯。那麼,符竅又在那裏呢?三部之中,尤以符竅最為緊要。

所謂。竅。者,一是指玄竅而言,一是就關鍵而論。道教認為:人天一體,符法同源,一道符的功用靈驗與否,關健在於有無“玄竅”“靈竅“〈道法會元〉卷一0九說:大抵符符,咒,訣,印為傳紀之文儀,乃太上之貴訓,然至要捷,不出一竅。竅者,人身之樞關鍵也.天有竅則鼓舞萬物,地有竅則洞海歸源,人身竅則動靜神靈,總天地之玄關,合陰陽之至道。?至於符中有無符竅,並不在乎符的形態,而是在於畫符者有無胎息內煉功夫與道德的修持。

〈混元玄書〉說:“收為胎息用為竅,道法之中真要妙,諸於緣深宿有因,得知怡然而癡笑.一點朱符本是靈,竅中妙用體全真。

又謂德為符之竅,誠為法之本曰守道循正,依德書法,神氣貫於符圖,其符施用。則萬病俱消,萬邪屏符中的玄竅因其流派而種類的不同而形態各珠.如《帝令寶珠五霄祈禱大法》所載諸符即在府座與符腳中間,再畫一個圓圈,存想圈中有一神靈,此圓圈就是符竅。

〈祝由十三科〉則以“食。字為符竅,稱之為招兵勢。各種符竅或為字,或為圖形態豐富,但畫時可分為兩.一類用勾實書。法,即指用筆墨朱砂等材料畫在符為。有形。之符竅:另一類用虛書法,是指用手,目光,舌頭,意念等在符上,紙上虛空,水中。

身體等畫,存想加入所需內容,因其無筆無墨。無跡無形,入肉限無法看到,故曰:無形符竅。如前所說的圓圈.食類均為有形符竅,後麵所言的“虛書”目光便是無形符竅。

虛書可用眼目舌頭,〈法海遺珠〉卷六曰:。先存戶雷城火雲火光萬丈,兆目虛書招“帝敕”二宇,飛人雷.“以左眼光書一符字,右眼光書一符字,舌書一符,存三字青紅白三色,在虛空中見一真人,手執金牌,上有號頭三二字,吸出號頭,吹入符中。

也就是說,用眼目神光曙舌頭‘憑空’(即想象)畫符竅,符文,然後存想其顏色,存想神靈隆真,合同無形之符竅,打入有符之符中。? 這裏所說的“目錄’,便是無形之竅,它是指畫符者運用意念憑空書寫即加入符中的精神作用。目錄虛書即司書於虛空,紙上,亦可書於手心,腳心及肚臍,丹田人體的各個部位,乃至形形色色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