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地理
文+lolo
在位於科普中心的重慶名人蠟像館中,你不僅可以和邁克-傑克遜共舞、和憨豆先生一起插科打諢,還可以和奧巴馬一起出席聯合國大會、參加孟非的《非誠勿擾》、甚至和“小李”再次進入《盜夢空間》……
關於蠟像那些事
我對蠟像最初的印象來自舊時的上海灘“蠟人張”的傳說。他本是光緒年間的進士,留過洋,蠟像則是家傳的手藝。他的作坊裏麵堆滿了各種各樣的蠟像,栩栩如生,從服飾到頭發、皮膚、眼珠都和真人無異,隻是不能說話不能動。街坊們經常看到他對著蠟像作揖,把酒言歡、吟詩作對,傳聞他甚至還做了一個和亡妻一模一樣的蠟像,時刻深情相擁,想想就讓人不寒而栗。
雖然一副怪誕做派,民間故事中的“蠟人張”卻是一位俠客氣十足的江湖中人。據說孫中山先生有一次在上海遇險,被堵截在“蠟人張”作坊附近。危難之間,正是這位“蠟人張”仗義出手,片刻之間就做了一個以假亂真的蠟像偷梁換柱,才讓孫先生化險為夷。
雖然這隻是一段江湖野史,不過“蠟人張”高超的蠟像製作技藝倒是可見一斑。現實中,也有這樣一位技藝高超的蠟像大師,那就是眾人耳熟能詳、大名鼎鼎的杜莎夫人。從管家的女兒到路易十六的藝術老師,從逃過斷頭台厄運到為昔日的皇室友人製作死亡麵具,這位蠟像大師的一生簡直像是一部好萊塢傳奇大片。
杜莎夫人的作品幾乎都是名人。她在1777年創作第一件作品便是伏爾泰本人,之後的作品還包括盧梭、本傑明-富蘭克林……幾乎囊括了當時世界上的頂尖名流。這種名人與蠟像的結合至此就傳了下來,名人們樂意以這種方式留下最鮮活的印記。1835年,70多歲的杜莎夫人在貝克街開了一間蠟像展覽廳,普通人也因此得到了和“名人”們一親芳澤的機會。
如今,重慶人也有了這種機會。聽說重慶科普中心的重慶名人蠟像館之中,有多位“大明星”坐鎮,我便拉著幾位朋友,開啟了這趟另類的“追星之旅”。
和邁克-傑克遜共舞,和奧巴馬討論國際大勢
重慶名人蠟像館位於科普中心新建的3D魔幻中心內,這就注定了它與一般蠟像館有所不同。當其他蠟像館單純展示蠟像的時候,重慶名人蠟像館倒更像是一個充滿魔幻色彩的平行世界。
館內的主要構成是色彩斑斕、充滿想象的3D壁畫和各種奇形怪狀的雕像,很有些亦幻亦真。眼花繚亂間,會讓人產生了蠟像隻是個噱頭的錯覺。不過開始還對蠟像水準有些不確定的我們,走進去後第一時間便打消了顧慮。因為第一尊蠟像就立在入口處,而這位“門神”的分量可是太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