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2 / 2)

可當時偏偏一箭沒將耶律淳射殺,而當場暈倒的耶律淳也沒來得及下達駐守的命令,被護主心切的侍衛們就拖著往回跑了。

但凡有點軍事才能的主將都不會在受傷之後自亂陣腳,因為主將的混亂,特別是緊急後撤這種行為,會讓所有關注著戰場的低級將領和士卒們產生極大的恐慌。

戰場上主將扔下士卒們逃命的事情是常有發生的,就像是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以及他的後輩,劉備一樣。每次戰鬥失利,他們總是跑的最快的,而他們又是屢敗屢戰的經典人才,一條三寸不爛之舌能抵萬軍。可真正跟士卒們同甘共苦,放棄獨自逃跑機會的項羽卻隻能是失敗者。

所有人都看見了他們的成功,可為了他們成功付出生命的士卒們誰又能記得呢?

武安軍能記得。

看著西麵山崖上那雄偉的建築,所有參與建築的宋軍士卒都露出了崇拜的眼神。

跟米國大兵學的,開戰之前,所有宋軍士卒都發了一個狗牌,硬木所製作的狗牌牢牢的拴在士兵的脖子上。死後能辨認身份的唯一東西就是它了,姓名,出生日期,籍貫,軍銜都刻錄在了軍牌之上。為了給上萬人造軍牌,足足耗費三百木匠了兩個月的業餘時間。其實大宋軍隊以前也有軍牌,隻不過那軍牌是用來辨別身份的,足足有巴掌大小,一到開戰的時候,丟失軍牌的情況時有發生。

現在,人死了,連軍牌帶骨灰,所有戰死的英靈都被安置進了他們一磚一瓦用了十天的時間建造出來的忠武軍祠。

一千三百二十一個石頭牌位整齊的按照軍功擺放,它們下麵一尺埋的是將士們的骨灰壇。

由十三根巨柱頂起的祠堂是專門為此次戰役建造的,裏麵什麼擺設都沒有,隻有一麵巨大的石碑,記錄著此次戰鬥的情況。而石碑之後就是所有戰死英靈的埋骨之地。

大宋軍中,士兵死了,能尋回屍骨的都是少數,很多時候都是草草埋葬後就算了事。至於給家人的撫恤,就看當地衙門是否有那心思了。雖然號稱每位戰死的士兵都能得到五至十兩不等的撫恤,但是真正能發到手的又有幾個呢?就算當地的府衙比較實誠,真的給家裏發了撫恤,可是足額的又有幾個呢?

有良心的帶軍將領還會親自去送些撫恤,那些隻為軍功的將領根本就不會去管那些麻煩事情,大都是直接推給士卒戶籍所在地的府衙。

當然了,這也不能怪他們無情,畢竟古時候的交通實在是讓人蛋疼,別說幾乎沒有假期的領軍將領了,就是他們有時間,想跑一兩個月去給一個士卒家中送那點銀子,一年下來又能送幾個呢?如果一場戰鬥死上十個八個手下,帶隊的將領不用幹別的了,天天送撫恤就能耗費他一兩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