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趙羽也沒有每個人的家人送撫恤,三百裏以內的派出軍法官快馬去送撫恤金的同時給頒發獎勵。三百裏以外的則通知當地州府,然後讓他們代為撫恤,但是銀子卻不能缺少一分一毫,否則他們可以試試他這個大宋郡王能不能將他們拉下官位。
三百軍法官日夜不停的奔走,兩個月後,終於將所有將士的死訊以及撫恤金全部發放到位。在朝廷規定的五兩基礎上,每位死去將士的撫恤金又都加了十兩。這已經是趙羽能掏出的極限了,再多了就是害人了。所有戰死士卒的家人都可以憑借著發放的一塊純鋼打造的軍功牌來武安軍領取一百畝的土地。
跟那些隻分到草場的士卒不同,這些軍功田是由奴隸們開拓好的良田。
超大型的十牛梨在趙羽的改進下,直接升級到了五十匹駑馬拖拽的巨型犁地機器,一天就能開拓上千畝地的巨型犁地機器讓所有人見識了武安軍開拓土地的神速。
讓這些草原上來的俘虜種地是不靠譜的,但是讓他們操縱著五十多匹馬跑直線這活他們比中原來的土包子們強百倍。
撿著上好的平原地區犁出十幾萬畝地也不過隻花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來自中原的幾萬名百姓差點沒樂瘋了,蓄養地力上百年的草原平地,種起田來,簡直不要太肥沃啊。
可惜來的大部分百姓都要繳納重稅,足足五成的地稅讓所有人都大呼吃不消,可是看著每人能分到的十畝上好沃土,吃不消也得咬牙吃下去。
跟他們大相徑庭的是那些軍功田,每畝地隻收一鬥的超低稅率讓所有百姓都有些眼紅,況且,那些戰死士卒所分到的軍功田竟然可以免稅十年,這讓很多士兵都後悔當初咋沒死在戰場上呢。所有戰死之人最少都有百畝土地啊,並且他們死前所立的戰功也都折算成了土地發放,不管他們家人來不來,土地是一直給留十年的。十年之後轉化為普通軍田,每畝地一鬥的稅率再給你種十年之後,土地才會被軍司收回。至於二十年之後你家人再怎麼生活,對不起,這就不是軍司能管的事情了,因為以後的軍田會分給新立功的士卒。而二十年之後怎麼繼續使用這些田地,軍司的將領們早就告訴那些士卒了,讓他們的兒子繼續當兵不就成了,就算實在沒兒子,女兒入了醫護營也能分到軍田啊。
讓士卒跟田地捆綁,這已經不是趙羽想出的新招了,早在漢朝甚至秦朝時候就有這種屯田製度了,隻不過,讓其更加的合理卻是趙羽的新創。
當這些政策新頒布之後,一時間陽方鎮的征兵處差點沒讓擠爆了。
趙羽現在是得意啊,要糧有糧,要兵有兵,要人有人。
跟那些隻要良民的文官不同,趙羽是來者不拒,不管是犯了事的罪犯,還是流竄各處的流民,甚至他大筆一揮,直接給大宋解決了三十萬廂軍的難題。
小冰河時期的朔州草原,水草豐美的讓人嫉妒,水資源也是十分充沛,別說黑水澤這個大麵積的濕地了,就連北麵陰山南脈,每年的融雪水都能在草原上聚集出好幾個大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