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經濟折射行業缺失
話題
2013年,一檔電視節目讓湖南衛視再次走上收視巔峰,《爸爸去哪兒》除火了五對父子外,拍攝地、節目中使用的商品以及後來的大電影等周邊衍生產物也無一例外地受到了市場的歡迎。
市場隻需要一個刺激點,便可能引發廣泛的蝴蝶效應。
奢侈品以其獨特的設計和考究的製作成為市場上時尚達人們熱烈追捧的商品,但高價也成為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的原因。於是,代購、海淘應運而生,並形成了幾近完整的產業鏈條。
另一方麵,奢侈品高昂的身價也注定大多數消費者不可能將其與普通消費品一視同仁,專櫃無法提供的清洗、護理為這一行業留下了巨大的空白市場。
當香奈兒女士設計出第一款小黑裙,當路易·威登先生推出經典行李箱時,也許不會想到,在大洋彼岸有這樣數個行業會依附於他們的品牌、商品而存在。
在我國奢侈品護理行業的出現和趨於繁榮,也從另一角度反映出,奢侈品巨頭們在研究每一季的時裝發布會、在開發新款式的同時,應該將更多的心思用到完善售後服務上來。
畢竟,市場決定商人的命運。如果你不主動迎合消費者,那麼,消費者或許會用自己的選擇來推動你往前走,朝著更壯大去發展,抑或是等待被吞並、收購,甚至消失在競爭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