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遵旨謝恩”
李瑁對於這戲台倒塌之事,跟本就沒有任何的關注,至於這案子交由哪家打理,他也不想管。他唯一在乎的就是戲台倒塌之時楊玉環有沒有死,沒有死的話又是在那裏。至於這聖旨,壽王李瑁也是完全相信李隆基的裁斷,跟本沒有任何疑心。
壽王不關注這些,並不代表武惠妃不關注,李瑁能夠當上這壽王,那完全就是有個好出身,而武惠妃能夠當上這後宮之主,那自然不是有個好出身,這聖旨上麵的意思武惠妃自然全都懂,說白了就是李隆基想推脫責任。
這事兒明顯就是太子派人過來做的,如果要是讓李林甫的大理寺查的話,今晚肯定能出結果,然而李隆基卻是一旨聖諭將案子派發到查民安的京兆府去了。
“阿翁,親自來宣旨,有勞你了。”武惠妃走上來微笑著說。
高力士和藹的笑了笑,擺手說道:“不敢當,案子發生在你們壽王府,所以陛下的旨意是給壽王爺的,陛下的意思娘娘自然明白。”
武惠妃卻是話鋒一轉說:“本宮還真是不明白,按理說王府的案子,都是交予大理寺院查辦的,真不知道為何要轉到京兆府去辦啊。”其實武惠妃明白這是為何,隻不過是想試探一下高力士的口風而已,要是高力士能夠透漏點什麼給自己的話,那可是大大的有好處啊。
李林甫卻站了出來說:“微臣卻是明白,這是陛下對微臣的關懷,微臣心向娘娘,心向壽王爺,這一點微臣光明磊落從不隱瞞,陛下深知微臣此心此情,所以要微臣回避此案,不然無論微臣轄下的大理獄院,審出個什麼結果,朝野都會以為不公。”
高力士一聽,也是趕忙讚歎道:“哎呀,不愧是丞相啊,聖旨上有的丞相明白,聖旨上沒有的,丞相自然是洞若觀火啊。”
李林甫卻是拱手說:“皇恩浩蕩,微臣感激涕零。”
……
太子府,李瑛三兄弟都是等著管家回來報信,困的都坐在椅子上麵打盹了,但是依然是不敢睡,生怕要是睡著了,醒過來是在大牢內,畢竟這事情他們做的太大了,全城所有的達官顯貴,名師風流全都知道了,要是真的遷怒了李隆基,那他們這小命可就真的一下子就完了。
“聖旨,聖旨,聖旨下……”那老管家又是急急忙忙,跑的上氣不接下氣的喊道。
李瑛三兄弟一聽,睡意一下子就沒有了,趕忙站了起來著急的問:“聖旨?”
那管家又是喘了兩口氣,才說:“是下給壽王府的。”
李瑛一聽這樣說,也是送了口氣,拍了拍心肝說:“哎呦,你個王八蛋,你想嚇死人啊你。”李琚也是指著老管家說:“你快說清楚啊你,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
“案子移交京兆府。”
聽到這個消息,三兄弟都是互相看了一眼,這京兆府不是李林甫管轄的,他們最擔心的就是這案子落得大理寺院,而現在李隆基竟然下旨把這案子移交到京兆府,這對李瑛一黨不是天大的好事兒呀。隻要這案子移交到京兆府,到時候隻要李瑛想點辦法,說不定這事兒就能撇清關係,然後自己就安然無恙了。
“好啊。”李瑛當即欣喜道。
李瑤所持觀點卻是不一樣,低著頭想了想說:“不知道父皇這樣做是為什麼呀。”
李琚卻是大大咧咧的說:“哎呀,甭管是什麼意思,反正這事兒對咱們有利。”
“還真是皇恩浩蕩啊。”李瑛欣喜的說,隨即也是意識到李靜忠的事兒,要是李靜忠在京兆府招了,那自己不也是照樣玩完,想了想,李瑛對李琚說:“八弟,這樣,你去,不要吝嗇,等李靜忠進了法曹大牢,你跟他說,隻要他咬緊牙關不漏一絲口風,回來他就是我太子府的家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