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 盜墓人二(2 / 2)

到了這個地方,才知道這裏曾是先秦的發源地,而且盜墓成風,我看著遠處的山坡,隻能用顫栗來表示,光禿禿的黃土坡上,竟密密麻麻象蜂窩一樣布滿了盜洞。

我們按地址,找到他們的朋友,他叫雷鐵山,他的人象他的名字一樣,長得高大威猛,一張甘肅人特有的古銅色的臉上,讓人看著就厚道。從他談話中,我才知道,這個地方本身就以盜墓為副業。多的時候,竟有村民三百多人上山挖墳,那時候山腰上,有人支起棚子在賣小吃,生竟還挺紅火,可見盜墓的猖厥到什麼程度。有的村民挖得性起,連同自己的祖墳都給掘了,見到我們驚詫的表情,雷鐵山憨憨一笑才說出原因,自己的祖墳自己掘,至少還對先人的遺骨遵重,若要被別人挖了,說不定會給弄得肢離破碎,暴屍荒野的。

而他和表哥自從那次相識,覺得他們幾人可交,不象他以前的夥伴一樣,動不動不一點小東西,爭個臉紅耳赤,最讓他過不去的,就是把他扔在墳洞子裏不管。若不是遇上表哥他們,那次他真的危險了。

丁貴生聽了道:“盜墓這行,雖然不仁義,但做這行的人一般卻講義氣的,要做到盜亦有盜。有錢大夥發,如果見錢眼開,見洞中人將財物遞了上來,便將洞口填死,那會遭報應的。”

而接下來我們所談的,就是明天要找的墓穴,是在村子東北方向的關山山裏。

第二天,吃過早飯,我們坐上雷鐵山的驢車,便順著古絲綢之路,向關山方向進發,關山,古稱隴山,是古絲綢之路上緊扼陝甘的交通要道,向來為關中、中原通往西北的要隘。有隴右要衝,關中屏障之稱。此山橫亙於張家川東北,綿延百裏。《太平禦覽》載:“天水有大阪,名隴山……其阪九回,上者七日乃越。”是曆史上有名的難越之山,古人到此多有哀歎,而我們的驢車來此,也是徘徊不前。

有幾處溝壑,驢車根本不能通過,最後沒有辦法,隻能將驢車卸掉,硬是驢騎人才到了對麵。雖已在六月中旬,這裏卻沒有絲毫暑氣,一陣陣山風吹來,身上還有些寒冷,恰似到了秋高九月的天氣,這裏山勢奇險。關山仰望,峰巒嵯峨崔嵬直刺天宇,林木蔥茂,怪石蒿叢之下幽泉清流潺潺而去,空山寂寂,聲聲不知名的鳥兒啼囀,真讓人心曠神怡,真不知植身何處。

此時,驢車已再不能行走了,我們將車卸下,推到一處隱密蒿草裏藏了起來,做好記號,等回來再用,而一些工具、食物,都被在了驢背上,由雷鐵山牽著,順著崎嶇的山路又向前行。當我們又問起那座古墓時,他說就在前麵的一二裏處。

我們有一搭沒一搭的談起了那座古墓時,雷鐵山給我們講起:“過了前邊的二道馬鞍,有一個青石崖,據老輩相傳,這個青石崖是李淳風的墳!”我心裏暗道,如果是李淳風的墓,那可要小心,他可是半仙之體,一個弄不好,那可是有去無回的。這時卻聽丁貴生道:“在四川閬中有一個天宮院,據說也是李淳風的葬身之地,傳說李淳風為尋師友袁天罡,踏著王氣來到閬中天宮院的所在,見那個地方風水奇佳,便想以此作終老的所在,便在那裏埋下一枚銅錢。後來,他找到了袁天罡,不想袁天罡也早相中那裏,也埋了一枚銅錢,當兩人刨開以後,銅錢都埋在一個位置,隻是袁天罡的稍深,李淳風的淺一些罷了,而李淳風的那枚銅錢,中間插了一根金針,顯是對這個穴位頗為衷情,於是,袁天罡便把這個穴地讓給了李淳風。今天,這出來了一個李淳風的墓葬,說不定這裏的是一個疑塚,古代曹操曾設有七十二個疑塚,就是李淳風設幾個也不希奇!隻是他可是道術中人,若放上幾個機關,那可不是玩的!咱們可要當心!”

雷鐵山道:“那裏就是天師李淳風的墓葬,我爺爺曾在哪遇到過一個怪事,可以確定那就是李淳風的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