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雄渾壯闊的豪放美
何占豪的《臨安遺恨》、《西楚霸王》以其噴薄、熱烈的感情,給人一種撼動心神的魅力,從而形成一種雄渾壯闊的豪放美,陽剛之美。
以《臨安遺恨》為例。
第一段(引子)樂曲先以一段激昂悲壯的鋼琴前奏開始,預示著主人公的一生是悲壯的,繼而古箏以強有力的和弦配以左手大幅度的刮奏,突顯出氣勢磅礴、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同時也渲染了悲壯的氣氛,確定了樂曲的基調。
第二段(51-96小節)是樂曲的主題段,主題音樂第一次在D大調上出現,是以傳統古曲《滿江紅》的旋律發展、變化而來的。整段氣勢舒展,展現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又仿如嶽飛立於長城之巔,感歎於祖國的景秀山川,為之驕傲。
第三段(97-207小節)激越的旋律把人們帶到古代金戈鐵馬的戰場。先是鋼琴奏出低沉有力的附點節奏模仿馬蹄聲,好似奔馳的戰馬把人帶到疆場,然後古箏進入,快速的雙食指點奏由弱漸強,直到越來越高亢,情緒越來越激烈,眼前仿佛看見嶽飛率領他的將士為了江山社稷、百姓安危浴血沙場、奮勇抗敵的場麵。
《臨安遺恨》通篇大氣磅礴,展現了一種雄渾壯闊的豪放美。
2.優美雋永的抒情美
何占豪的另一類作品運用幽眇的遐想與細膩的手法,表達其纏綿細膩的感情,給人一種婉轉優雅的美感,從而形成另一種優美的藝術風格,如《梁祝》、《陸遊與唐婉》、《莫愁女序曲與遊湖》等。以《陸遊與唐婉》為例,其樂曲共分三段:
第一段慢板描寫陸遊十年後故地重遊沈園,觸景生情。
十年後的一天,煙雲飄渺、芳草淒迷的時節,落寞的陸遊獨自一人漫遊山陰城的沈園,尋找失落的纏綿悱惻的舊夢。他傷感幽怨,淒冷縈懷,離情飄搖,浸濕了一腔心事。園內山水花木、亭台樓閣、榭湖廊路,依舊典雅、精巧,隻是物是人非,過去的恩愛情濃,如今隻剩下隻身孤影,“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複舊池台。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還有什麼比這種感受更令人難過?還有什麼比這種感受更令人寂寞?如今,你,漫步在那段日子,孑孓那種孤冷,獨自吟唱那曲遺恨,聽任花開花謝,聽任風吹雨打……
第二段小快板描寫兩人相遇後,無法用語言表達他們的相思之苦,詩人淒楚萬分,乘醉信筆題《釵頭鳳·紅酥手》於園壁之上。
正當陸遊滿懷憂鬱地沉湎於往事不能自拔時,他遇見唐婉和改嫁後的丈夫趙士程也在遊園。多年分離,無數次在夢中相會,互訴衷腸。此時猛然相見,二人心頭為之一震。唐婉含淚給陸遊送來了一杯酒,陸遊一揚頭淒然喝下了這杯酒,然後在雪白的粉牆之上題下了這首千古絕唱《釵頭鳳》,落寂萬分地走了。唐婉在這首《釵頭鳳》前潮思奔湧,淚流滿麵。
一陣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古箏聲幽幽響起,旋律哀怨淒惻。秀美柔雅的唐琬,碧色繡襦,長裙曳地,神情淒涼,淚流滿麵,一雙秀美哀傷的眼睛深情地凝視著滿麵塵霜,落寞憔悴,同樣感傷不已、衷腸寸斷的詩人,“執手相看淚眼”,恍若隔世。
第三段描寫唐婉見此詞後,感慨萬千,也提筆和了《釵頭鳳》詞一首,不久,因怨恨鬱鬱而終。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幹,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妝歡。瞞,瞞,瞞!
年年綠柳,握不住紅酥手;一竿風月,飲不下黃滕酒。一轉身就是訣別,一轉身就是來生。誰在耳邊輕聲訴說著“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誓言?
往昔幕幕,猶映眼前。傷時惜別,感歎人生聚散無常,苦恨匆匆,奈何情深緣淺。多少幽歡佳會,夢靨難絕。可憐芳香依舊,各安天涯路。
沈園一別,唐婉“咽淚裝歡”,憂鬱而死。這800多年凝結的眼淚,從而落得江南多雨與潮濕。想象著一個美麗溫婉的女子,伴隨著古樂幽幽,彌漫了古園,800年前的詩句,她活在裏麵,淋濕了後人的思緒……
音樂聲漸起,伴隨悲傷而略帶幾分淒涼的女聲吟唱,陸遊與唐琬淒美絕倫、千古遺恨的愛情故事,猶如一場綺麗哀傷、淒豔異常的舊夢,怎不讓人情動於衷?那一聲撕心裂肺泣血般的“錯,錯,錯”,怎不令人潸然淚下?
無疑,故事是優美的,作品是優美的。
3.跌宕起伏的旋律美
樂曲是由音樂語言構成的。音樂語言包括很多要素,如旋律、節奏、節拍、速度、力度、音區、音色、和聲、複調、調式、調性等。一首音樂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美,要通過多種要素才能表現出來。而在諸多音樂語言要素中,旋律無疑又是最重要的。旋律又稱曲調,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長短和強弱關係而組成的音的線條。它是塑造音樂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樂的靈魂。
音樂作為一種聽覺藝術,那些經過千錘百煉廣為流傳的作品,其旋律一定是優美的。何占豪的創作十分注重旋律的美感,反複對樂曲推敲錘煉。過去有古人寫詩達到“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境地,何占豪的作品似也有給人“樂不驚人死不休”的感覺。他的古箏協奏曲,如《梁祝》、《臨安遺恨》、《西楚霸王》、《陸遊與唐婉》、《莫愁女序曲與遊湖》等,充分汲取了中國戲曲、民間音樂的精華,形成了令人如癡如醉、百聽不厭的優美旋律,給人一種舒心的音樂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