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月引相知人語悄(1 / 2)

汴京,東華門外的草市鎮,已過戌時,酒肆、茶館、瓜果鋪子更加熱鬧起來,人流比白天更加擁擠。鎮口的瓦肆,向來是平頭百姓最愛的去處,一壺茶一把瓜果,舒舒服服的聽上半個時辰的評書,真乃人生美事。此刻瓦肆內又是一陣一陣喝彩聲,涼月高懸,照著這一片繁華的京郊之夜。

“客官,您要點什麼?”店小二眼尖,看見熱鬧的人群裏進來一個生麵孔的客人,立馬拎起一壺熱茶躥了過去。

那人穿著素帛長衫,腰間別著一彎菠菜翠的吊墜,自顧坐下,也不說話,指了指對麵客人桌上的三疊小菜。

小二心下明白:“那客人您喝酒還是喝茶?”

“茶。”

店小二麻利地備好茶,朝後廚喊去:“翡翠三疊一個哎!”

那人呷了口茶,看向館子深處,隻見說書的老儒一扇一扶尺眉猙目張似在演繹什麼人物,仔細一聽,說的是三國時張翼德據水斷橋的故事,他搖了搖頭:“勇而無謀。”

“先生此言差矣。”

那人一扭頭,隻見一女子穿著雪青色對襟褙子,垂肩紮發、雲光巧額,正對著他淺笑。

愣他是個讀書人,也晃神了好一會,直到一旁的侍女輕笑起來。

“先生,您看什麼呢?”

“雲霜,別拿蘇先生打趣。”

“姑娘認識我?”那人奇道。

“您難道不是蘇軾,蘇先生嗎?”

蘇軾起身作揖:“正是在下,不知姑娘是哪位府上的千金?竟知小生微名。”

“先生大名,這天下之人有誰不知呢?”那女子微微福了福身,“小女子蘇洛,並不是哪家仕宦府上的,隻不過平日裏愛讀些詩書,剛才見先生氣度不凡,也隻是心中猜疑,故來相擾,竟是被我猜對了。”

“若是猜錯了,蘇姑娘打算如何脫身?”蘇軾覺得有趣,玩笑道。

“自然買一杯酒賠罪,然後便走。”

“這市井之地,蘇姑娘不覺喧鬧?”

“我常來這地方聽書,覺得甚是有趣,有的竟是書中也看不到的。”

“這評書不比正經史書,蘇姑娘切莫輕信。”

“哦?公子可知,這坊間流言、小道故事,有時也未必假。而這曆朝曆代的史書,有時也未必真。”蘇洛歪著頭,眼波流轉。

蘇軾笑著搖搖頭,也不多言。

“先生不信?”

“姑娘所言是有些道理,蘇某並非不信,姑娘且坐,怎好一直站著說話。”

說話間,小二上了三疊脆生生的時新涼碟,兩人坐下,又說了一會話,直到那說書老儒收起了尺扇。蘇軾看看天色,也該回府去了。

“先生這是要回去嗎?”

“正是。”

“我也正要回去,先生若不棄,不如同行?”蘇洛問。

蘇軾點頭,丟了粒碎銀子在桌上,便道:“蘇姑娘請。”

倆人一起出了瓦肆,沿著街道向東華門走去,一路華燈爛漫、歡聲笑語。

蘇洛笑著說:“我最是喜歡這裏的夜市,有趣得很。”

“願此夜此景,年年複年年。”蘇軾說完,眼裏不覺深沉起來。而一旁的蘇洛,卻已是兩頰飛紅,她不知身邊人的話,並非是對她所說,亦不知他話裏的意思,並非是自己心中所想。蘇洛悄悄看了眼蘇軾,隻見他望著城頭朦朧的月色,眉心有化不開的意味,她看得癡癡,直到雲霜拽了一把衣角。蘇洛低下頭,心尖纏繞上萬般思緒,她在心裏說:

願此情此夜,年年複年年。

卞博明看看日頭,似乎已近午時了,他們一行人一大早便出發,在馬車上顛簸了一兩個時辰,皆有些疲乏。他一開始還興致盎然,覺著是遠行郊遊,四處賞花看風景,時間一長,就打起盹來,等醒過來的時候,發現馬車已經停了,同車的劉可貞也不見了。他急忙撩開簾子往外看,原來是到了一處歇馬亭,眾人正在清點物品,飲馬休憩。他也跳下車,見魏焱和劉可貞在不遠處站著,三兩步跑了過去。

“伯鳴,剛才睡得可好?今日確實起早了些,換做平日你肯定是不依的。”劉可貞見他過來,關切問到。

“謝謝符堅,我剛才睡了一下感覺好多了。”卞博明做了幾個拉伸動作,引得旁人側目。

“你這又是什麼新奇花樣?”劉可貞摸了摸胡子。

“人睡醒了以後要活動一下筋骨嘛,這樣更有精神了。”卞博明不理旁人,又屈膝跳了兩下。

魏焱看他這樣,開口道:“此行是給祁國公送禮,須得有十天半個月的路程,你這樣我倒放心了,昔日你可是禁不住車馬顛簸的人。”

此言一出,卞劉二人對視不語。

魏焱也不多說,轉身走了。留下二人獨自在原地。

“我說,符堅,他總這樣我受不了。”卞博明拉過劉可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