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入新局(1 / 2)

我從商店買的兩塊錢一副的撲克做工比較粗糙,牌在電腦桌上來回一蹭,突然發現牌的正麵蹭掉色了,我當時一拍腦門,謎題解開了!

其實老千和魔術有很多相輔相成的地方,一般情況下出千需要轉移對手的注意力,我們在看魔術表演時,魔術師舉起左手“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然後右手偷偷幹活,如果是電視魔術,再配上一個主持人當托兒,最好是女的,最好姓董……

老紳士就利用了混淆視聽這一招,桌上放四張牌,雙手按著牌倒換位置,讓你猜哪張是目標牌,一般人都知道這是騙術,所以眼睛死死盯住老紳士的雙手,擔心他洗牌過程中換牌。

可我現在才明白,他的手沒有問題,問題出在牌上。我要是不說,大家未必想明白,可是我一張嘴,大家肯定會仰著脖子說:切,這麼簡單啊。

要揭秘這個魔術,就不得不提到香港賭片中常用的橋段:搓牌。電影《賭聖》中,星爺把底牌放在手心發動特異功能,雙手使勁的搓那張牌,我記得都搓冒煙了,最終那張牌真的變了,是不是很神奇?

說白了,撲克牌經過高科技工藝處理,利用摩擦生熱的原理,牌的溫度升高後,黑桃A的外表顯示出黑桃3,而不久後牌的溫度降低,又會慢慢變回黑桃A。不知道大家見沒見過一種“變色卡片”,學名我也不知道叫什麼,就是一張卡片在太陽光下的不同角度下看,會顯示出不同的畫麵。大意就是這麼回事,理科成績太渣,我就不多廢話了。

想明白後我給老紳士打了個電話,總來總去跟他一說,問他是不是這麼回事。

老紳士聽我這麼一解密也覺得尷尬,問我怎麼想明白的。

我說都是些旁門左道的小手段,過後稍微一尋思就相通了。

他說我猜的沒錯,隻不過摩擦生熱這一點他真沒想到,他用了個更直接的方式,在桌子地下放一個電磁爐,桌麵是不鏽鋼的,玩家開牌的時候,他一按開關,溫度立馬就上來了,要是搓牌還不得搓到猴年馬月去。

閑扯了一會,我問他:“老先生,什麼時候把你壓箱底的手藝教我兩招?”

他猶豫了一下說:“我明天去趟外地,過一段時間回禾城咱們見麵談吧。”

我說:“那正好啊,我今天請你喝兩盅。”

他搪塞不過隻好答應了,不過對我還是有所警惕的,約我在一家商場門口見麵。

我到地方剛下出租車,就看到他站在台階上東張西望,迎上去說:“老先生,你好啊。”

老紳士連忙笑眯眯的握住我的手:“噢,小兄弟,幸會幸會,我今天就是專門等你呢,怎麼稱呼?”

“我姓蘇,您叫我小蘇就行。”

“哈哈,咱爺倆有緣,你就叫我老楊吧。”

老楊覺得我沒有惡意便帶我去他的臨時住所,聊天中老楊知道我是個剛入行的老千,他的話也開始多起來,吹噓他原本是什麼千門的門人,市麵上排得上號的老千都得尊稱他一聲師傅,一會又說他學手藝的時候老師傅要求的嚴,現在那些老千哪有什麼真本事。

他吹牛時我也就這麼一聽,等他扯完了,我就問他,那你怎麼淪落到街頭表演了,他紅著臉不吭聲了。

老楊就是我前文說的那種老千,文武活手藝精湛,但是老千也不是有手藝就能發家致富的,生人局不敢動手,隻能騙騙熟人,一來二去熟人都不跟他玩了。

老楊給我演示幾招後,我開始對他就肅然起敬起來。

先說老楊抓牌回牌的套路,我們倆對麵坐著抓牌,他抓一張我抓一張,等我抓了一大把牌後,抬頭一看老楊手裏始終就一張牌。

嘿!我說你抓的牌呢?

老楊哈哈大笑,說他抓起一張牌時,原來那張牌就放了回去,手裏自始至終隻有一張牌。

然後他又給我展示了一下“袖功”,所謂袖功就是袖裏藏牌。

而他處理髒牌真是讓人大開眼界,他胳膊放在桌子上不動,我模擬去搜他的身,都快給他扒光了,依然沒找到贓牌。

老楊得意的指了指陽台,我跑過去一看,在陽台邊發現了他身上的贓牌,這得有好幾米的距離,要是玻璃珠子倒也容易,輕飄飄的撲克居然能彈飛這麼遠,更重要的是,他甩贓的過程中胳膊不能動,全靠手腕發力!

我磨著他交我兩招,老楊的回答是可以教,但我未必學得會,這東西得從小練,沒有幾年的功夫達不到這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