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服務市場主體 強化農產品營銷(1 / 2)

服務市場主體 強化農產品營銷

要聞

作者: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流通促進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同誌近日專門對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作出指示。汪洋副總理指出,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是農業領域展示發展成就、促進農產品貿易、推廣先進技術、推動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屆農交會以“深化農村改革、發展現代農業”為主題,緊扣當前農業農村工作中心任務,很有現實意義和針對性。農業部、山東省人民政府和有關方麵要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確保展會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汪洋副總理要求,今後,要立足服務各類市場主體,不斷創新方式,完善功能,努力提升農交會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著力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提高和農業生產流通方式轉變,充分發揮其在引領生產消費、助力農業增效、帶動農民增收中的積極作用,為推動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近日對辦好農交會、大力推動農產品流通和營銷作了重要指示。一是要持續推進農交會改革創新。要認真貫徹落實汪洋副總理批示精神,不斷拓展內容,積極創新形式,努力把農交會辦得更好。要堅持展會“市場化、專業化、品牌化”,不斷創新,持續完善,推進農交會改革。在大力推進市場化的同時,也要充分調動地方政府積極性,要把農產品營銷促銷作為各省展示的重點內容,進一步交流農產品流通和營銷工作好的經驗和做法。二是要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等新型流通業態。搞好當前農產品流通和營銷就要適應農產品市場流通的新形式、新變化。要發展訂單農業,以市場需求為依據組織農業生產;要扶持發展直供直銷,以農民合作社為主體,以農社對接等為主要形式,讓農業生產經營者分享流通環節增值;要推進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充分發揮農產品電子商務在減少農產品流通環節、促進產銷銜接和公平交易、增加農民收入、倒逼農業生產標準化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麵的優勢。三是農業部門要抓好農產品流通和營銷。農業豐收之後更需要重視搞活農產品流通,要在抓好農產品生產的同時,大力推動農產品流通和營銷。各級農業部門要切實將農產品流通和營銷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增加農產品銷售的便利性,提升市場流通信息的對稱性,提高農產品交易的公平性,搞活農產品流通。要對各地農產品流通和營銷好的經驗和做法進行調研、總結和推廣。

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就貫徹落實汪洋副總理批示精神及韓長賦部長要求作出了具體部署,市場與經濟信息司認真研究,下一步將重點做好5方麵工作。

一是紮實推進農產品產地市場體係建設。要充分調動社會資源,用市場的力量建設市場,積極發揮政府公益性投入的帶動引導作用,積極推進國家級、區域性農產品產地市場和田頭市場建設。加強產地市場建設規劃,建立產地市場建設、運營和管理機製,優化產地市場結構布局,完善產地市場基礎設施。支持產地市場健全交易功能,發展電子交易,運用拍賣等公平交易方式,開展流通信息采集和發布,助力電子商務、直供直銷等新型流通方式發展,構建成農民家門口的集貨場、加工場、售貨場,逐步形成運轉靈活、互為補充、層次清晰的農產品產地市場體係,並以產地市場為核心逐步構建農產品產地營銷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