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範撫軍不戰成功高闖王因山結寨(3 / 3)

將軍不下馬,各自奔前程。

且說熊文燦是日殺敗李自成等,雖然大勝,恐有伏兵,也就鳴金收軍。次日坐在帳中,哨馬來報:“十餘萬賊兵一夜逃盡,俱不知哪裏去了。”熊文燦統兵到土山查看,都是空營,也還有遺下的器械衣物。怕散而複聚,遣虎大威、陳永福巡山三日,拿土著良民來問,知解散是實,才統兵回大名府去了。正是:

個個鞭敲金鐙響,人人齊唱凱歌回。

熊文燦回任,上本報捷。不一年間,李自成聚眾又至數萬,劉良佐、馬守應、賀一龍、賀錦、劉希堯又都到了,隨身又有侄兒李過,及藺養成、劉宗敏、馬世雄、高傑等,好不興旺。

先打破了河曲縣,隨破了汾陽縣、霍州、興縣、嵐縣、臨縣,兵馬到處,無不披靡。上司上本告急。崇禎召閣部楊嗣昌、戎政尚書魏乘麵問方略。楊嗣昌奏:“大名兵備盧象升,有文武全才。可加銜賜劍,授他督剿之權,必能剪滅此小醜。”崇禎立命升他兵部尚書,專以督剿委他;又賜他寶劍一口,先斬後奏;加俸一級,不受總督尚書熊文燦節製。旨意一下,盧象升感激朝廷寵任,即日上本,選將興師。

早有細作把這話報入賊營。李自成對眾頭目道:“咱以張獻忠與舊寨有唇齒之情,曾去投他。但他陰謀不測,被咱悄悄走了。雖是如此,彼此俱未露形跡。如今官軍厲害,似前虎大威的勇,陳永福的箭。若又敵他不過,難道又走不成?不如卑詞厚禮,依舊結好了張獻忠。山西和陝西相連,好為接應,咱們也膽壯些。”眾頭目都道:“寨主說得是。”就差李過往張獻忠那裏去通好,張獻忠也就允了。

說時遲,那時快,督剿尚書盧象升統領了人馬,在太原府到了任,浩浩蕩蕩殺奔霍州一路地方來。與李自成交戰了三四陣,不分勝敗。後來卻被自成用了賊智,悄悄陷了遼州,破了澤州,盧象升分兵去救,自己營裏反覺單弱了,一連輸了四五陣。到了十二月初旬,天氣嚴寒,戰士哀怨,隻得退到直隸交界地方。移文總督熊文燦,要請救兵。熊文燦道:“陝西張獻忠不時騷擾,自顧不暇,怎能有兵將分遣?姑待交春,方可調發。”盧象升沒奈何了,瀝血誓師,親臨戰陣。這日陰風慘慘,殺氣騰騰,兩陣對圓,刀槍並舉,巳牌戰起,戰到未時,官軍大敗,好一個督剿盧尚書,竟戰歿在陣中了。正是:

從容臨陣誓身亡,千古忠良自主張。

賜劍加銜恩已報,頭絲猶帶滿天香。

盧象升全軍覆沒,報入京師,崇禎下詔求言。有個淮安武舉陳啟新上了個“外侵內訌,敬陳八要,以祈采納事”的本章,崇禎大悅,要特拔他做東閣大學士。其時周延儒已馳驛回籍,正溫體仁專權用事時節,連有經濟的吳宗達,極方正的文震孟,一個六月裏弄他致仕,一個九月裏參他閑住,怎容得崇禎皇帝特拔一個信任的人,分他和吏部謝升的權柄,再三執奏。崇禎隻得把陳啟新擢為兵科給事中。陳啟新又上一本,說流賊的事。崇禎批:“著熊文燦戴罪立功。閣部楊嗣昌督剿流賊,特賜上方劍,先斬後奏。”好不榮耀。李自成一班兵至數十萬,卻不以為意。隻是山西大饑,賊眾食盡,漸漸流入河南,先掠了武安縣,再破了林縣,回兵據了武安,又據了涉縣。兵到之處,殺傷擄掠,萬民塗炭。一日,李自成要分掠開封、歸德一帶地方,怕輜重不便搬移,留家屬人口在老營裏,留一兩員勇壯的頭目守著內外營寨,就撥心腹劉良佐牢守外營,高傑巡哨內營,有急互相救應。留下兵馬十萬,其餘分頭都帶去了,不在話下。

且說李闖夫人邢氏,是個極風騷的婦人,平昔和高傑眉來眼去,兩下調情。這番巡哨內營,恰派了高傑,正中了機謀。常常教丫頭婆娘送好酒好肴,又送白綾汗巾,約他麵會。高傑原看上了邢氏,魂靈已被他勾住了的,有甚不喜。初然兩三夜,借巡哨為名,看熟了內營的路徑,約定夜間進去,和他歡會。那邢氏重梳梳頭,洗洗澡,準備迎接新郎。有北地《掛枝兒》為證:喜蛛兒,忽地在營前掛。昨夜銀缸燈結蕊,今朝喜鵲叫喳喳,粉牆上畫的又是成雙卦。思君可為配,隨地即為家。若還前世的姻緣,也悔守了連宵寡。

且說高傑這一夜隻把巡哨為名,帶了幾名心腹家丁巡了一番,自己閃入內營,心腹家丁依舊打巡鑼巡更去了。邢氏接住了高傑,笑忻忻的道:“我的高爺!想殺了奴家了!咱們快些幹營生罷!”兩個摟做一團,弄將起來。都是年少英雄,動地驚天弄了一夜。從此夜夜弄在一處。邢氏道:“咱是舍不得你的了。你不可負心,拋閃了我。”高傑道:“咱也十分愛你,須做長久夫妻才好,想起來流賊不是久做的。聞得皇帝肯招撫咱們,不如和你帶了心腹兵丁,取便逃去;若急了去投熊總督,有何不可。”邢氏道:“不知熊老爺肯收留你不肯。”高傑道:“陝西張獻忠聽得說已投降了,好不重用他哩!”邢氏道:“事不宜遲,快些走罷。”兩個一內一外,收拾了一日。次夜隻帶得四五十心腹兵丁,竟逃往大名府一路去了。正是:

鼇魚脫卻金鉤去,擺尾搖頭再不回。

次日劉良佐知道了,心下想道:“老高高見。咱們流來流去,終非了局。隻是李哥相依已久,情義不薄。咱也走了,老營盡失,這是受人之托,不終人之事了。且待李哥回營,再圖別往。”隻得照舊防守老營,不在話下。

那熊文燦信了張獻忠是真降,用為心腹。高傑先去投他,他就引見了熊總督,把高傑也留充守備之職。豈知張獻忠綽號“八大王”,流賊裏第一個英雄,怎肯甘心伏小做參將,反聽總兵官節製。八月間,把官兵營裏軍器、火藥、衣甲、錢糧盡數裝載,殺入湖廣地方去了。黃州府蘄州、麻城縣一帶地方,處處受兵,人人被劫。聚眾隻三月,已有十萬,聲勢洶湧,比李自成更狠。報入京師,崇禎大怒。十二年己卯歲十二月,差校尉把熊文燦拿了解到北京,發在刑部大牢裏,等待差官究問。十二月就頒下討賊恤軍的詔書,自己退居便殿,減膳撤樂,穿件青袍,早晚議事,與文臣武士誓同甘苦,必要合圍大舉,滅此賊眾。未知後來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評流寇肆虐,此回已縷縷具載。邢氏又背李闖而隨高傑,《彙略》刻載已詳,海內播傳亦久,非訛言說聽,為識者所竊哂也。高傑改邪從正,較之闖賊實分霄壤。

邢氏棄李從高,後得封一品夫人,亦此輩中之崢崢者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