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確實是篡位(1 / 2)

皇室後裔確認雍正係篡奪皇位

張星海

有關雍正(胤)繼位的問題,一直是清史研究中的重大謎案之一。一種觀點認為,康熙欽定雍正,雍正合法繼承了皇位。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雍正是篡位,在康熙病逝前後,雍正精心策劃了篡位陰謀,篡奪了皇位。近日,上海學者金恒源(愛新覺羅·恒源)在《史林》雜誌上撰文指出,根據對有關史料的重新解讀,發現兩份滿文《康熙遺詔》中均無由皇四子繼位的明確記載;所謂“八人同受麵諭”是雍正後來的偽作;現存“遺詔”也是大臣隆科多受雍正之命所偽造。

此前的合法繼位派學者認為,康熙臨終前召見了八位年齡在三十歲以上的皇子和大臣隆科多,下達了傳位給皇四子胤的遺命,這些史事應該是真實的。康熙病危時派雍正代他祭天,而祭天一般都是皇帝親自祭祀,這就有了特殊意味。康熙在召見幾個皇子時,下旨讓雍正從天壇趕到康熙寢宮,顯然是要把皇位交給他。另外,在皇子們還在世時,雍正不可能編造康熙召見皇子們的事,否則他們一定會把真相揭露出來,可至今沒有發現這方麵的檔案材料。那麼,康熙臨終前是否接見了八位大臣,並真的頒布了一份遺詔嗎?

兩份滿文《康熙遺詔》中均無由皇四子繼位的明確記載。

金恒源在文章中指出,著名清史專家王鍾翰曾對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珍藏的滿文《康熙遺詔》進行考證,王鍾翰證實,原件是殘缺的。在這份滿文的《康熙遺詔》原件中,並沒有“皇四子……繼位”的內容。也沒有“雍親王皇四子胤人品貴重”這最重要的一句話。

前幾年,台灣學界宣布又發現了一份康熙親筆遺詔,詔書中明確記載著“傳位於皇四子”的內容。台灣中科院史語所精通滿文的清史專家李學智,對原件進行了考證。據李學智的判斷,目前所見的所謂《康熙遺詔》,全部是康熙去世三日後,由胤偽造的。李學智指出,在偽造遺詔的過程中,首先存在著隆科多“票擬”(即起草)遺詔的事實。

“八人同受麵諭”應係雍正事後偽造

認為雍正是合法繼位的學者認為,康熙去世前曾對八位大臣麵諭,皇位由皇四子繼承。那麼這裏的“八人同受麵諭”是確有其事,還是雍正事後編造的?

金恒源在文章中指出,據史料記載,康熙是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晚九點左右“賓天”的,而在臨終這一天的淩晨一至三點間“急召”胤。而胤到達暢春園之前的上午七點左右,康熙已將三、八、十三等七位皇子及隆科多急召入宮,宣布了“皇四子人品貴重……著繼皇帝位”的決定。但這些都是雍正在當了皇帝七年之後,才突然舉出的證據。金恒源認為,如果確實存在康熙在他去世的當天上午當眾宣布“四阿哥繼位”一事,以胤的一貫為人和即位合法性鬥爭的慘烈程度,胤斷無可能把如此重要的信息拖延到七年以後再作宣布。所以,答案隻有一個,“八人同受麵諭”一說完全是雍正、張廷玉等人編造的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