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5章(2 / 2)

雅靜默然,完全不反對權易真所說的每一句話。

他說得對。她是驕傲,她是理智,她是冷靜,是無情,是漠然,卻又牽掛著身邊每一個人。所以才會一次又一次的被他抓在手心裏逃不走。若她真的能心狠,若她真的能忘掉什麼犧牲、什麼得失,此時她的兒子早就已經是一具枯骨,而她和權易真也不會有再一次的糾葛。

“好了,藥效十二個時辰之後就會發作,在這之前,我們先去看看孩子。讓他的影子,能留在你的心裏。然後再好好的看看我,然後永遠記住我現在的模樣。”權易真低頭親吻雅靜的額角,牽著雅靜的手朝著另一處院子走去。

秋季是個很特殊的季節,它意味著豐收,也意味著肅殺。紅色是它,黑色的也是它。而也是在這種季節,往往是戰爭的高發季。

侵略者們會在這個時候擁有充足的軍餉和肥壯的馬匹,而秋風蕭瑟也會給戰場或軍營多一點肅殺之氣。

秋季的朝陽總是蘊藏著血紅,明亮可以讓人輕易看清楚。

血色的朝陽中裴龍國的皇宮中籠罩著散不去的硝煙。

“此時國中正是兵強馬壯之時,經過兩年的休整正是與清瑉開戰的大好時機。據臣得到密報,清瑉今年南方出現蝗災,損失慘重,各個地方百姓流離失所者不計其數。餓殍、孤兒沿街乞討者更是不勝枚舉。而北方也出現了嚴重的旱災。此時清瑉正是內憂之時。若是此刻我們出兵清瑉定是可讓他們俯首稱臣,一雪登豐一役之前恥。”裴龍國丞相方恨山低著頭言辭懇切的說道,忽的又抬頭看向站著規規矩矩的朝中眾臣大聲說道:“各位同僚皆知自從大皇子死後,太子之位一直空懸。皇帝陛下雖然沒有讓大皇子繼任太子監國之位,但是在大臣們的眼中,大皇子為人仁厚,又孝敬長輩,有望成為今後的一代賢明聖君。隻是太子年少,被清瑉權易真算計死於吉首,一箭入胸而死。當時國弱我們非但沒有為大皇子報仇,反而割地賠款,此乃實屬下下之策,無奈之舉。如今正是國力昌盛之時,而清瑉又陷於囫圇之際,我裴龍正可借此機會一圖清瑉,是必要讓清瑉稱臣。到時割地賠款不說,更是能為大皇子報仇雪恨,揚我裴龍雄威。望陛下能下旨趁此之際進攻清瑉,一舉剿滅帝國,直擊清瑉帝都。”

裴龍國皇帝年邁已近六十高齡,前些年大病了一場,這幾個月才有所回轉。斑白了頭發,臉上也多了些許皺紋,少了當年的英姿。

渾濁不堪的雙目找不到焦距似地看著所有人,破鑼一樣的嗓音在悄然無聲的朝堂裏斷斷續續:“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各個官員相互對視了一眼,抬首看向丞相方恨山。

“臣複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