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奪城前的準備(1 / 2)

聽到張雲的命令,張萬大叫一聲:“不可!你這樣前去營救,隻會讓事情更糟糕!倘若汪惟正抓到你們,然後要挾我們的籌碼必定大增啊!”

“是嗎!我今天就在此立誓了,倘若被汪惟正抓住你們大可不必救我!繼續守好青居城!”

張雲心裏清楚其他人的考量,自然明白他們不希望前去營救的願望。

這一次營救既是向世人表明宋庭依然在川蜀的存在,也是為了證明當前的政權的合法性!

另外也是為了向反水的武將看到新的希望!

這個破冰局麵必須從大良城開始,川蜀才能迎來生機,這一次汪惟正是拿著東川的廣安民眾作為賭注,賭張雲不敢出兵,然後名利雙收,作勢要挾!

而張雲這次想好了,隻要前去無論成敗與否都將汪惟正的計策破掉,唯一的代價就是用青居城的首領來換取百姓還不一定能夠安穩回歸的結果!

“不可啊!將軍!你這樣貿然前去,敵人肯定在路上設置了很多埋伏,隻要進去了就很難出來了,別說是再去解救民眾了!”

盧慈華麵露難色地看著張雲,對於突然的這個決定所有人都感到不解。

“是啊,張雲,你這樣貿然前去不但起不到救助劉整之功效,搞不好打草驚蛇,還使得未來營救百姓就更加困難了!”

王聰搖搖頭說道。

“我覺得可行!因為人數少,還是騎兵,方便突圍,再者若是劉整真的願意接應,大可進入大良城守護,大良城地形易守難攻,恐怕汪惟正做夢都想不到出城的士兵竟然有了內應!”

政通嘿嘿笑了兩聲,不住地瞅著張雲。

張雲滿意地點點頭,站起來說著:“張萬聽令!明尼暫領青居城,政通、王聰、盧慈華作為副統領,呂德負責城守以及後勤!待我在大良城被圍十日之後即可發動小股合圍,之後來個裏應外合打他個措手不及!”

眾人對於這個突如其來的命令都蒙圈了,言外之意好似已經攻下了大良城一樣,殊不知大良城的守軍不算的話,就是沿途的蒙元兵站都夠出城的一千人喝一壺的!

“我知道你們想說什麼,不過什麼都不用說!另外那些個乞討軍暫時留著!我怕萬一......”

剩下的話張雲沒有說完,他的直覺告訴他這一次的凶險程度易於平常。

眾人聽到張雲的話語也不再勸阻,既然他是總決策者,底下人隻有建議權而不具備決策權。

張雲已經來到了城內的大營內,挑選了一千人作為這一次出城的士兵,基本上都是從會騎射的騎兵中挑選的。

宋軍隊騎兵隻是步兵的輔助,以至於部隊的機動性很差,隻能靠重裝步兵來彌補差距。

而青居城內俘獲了大批蒙元遺留下來的戰馬,足足有三千匹之多,足夠組建一支機動性的騎兵部隊。

負責騎兵訓練工作的是從釣魚城跟過來的李島,此人也算是官宦世家後代,擅長於騎術,弓箭。

“將軍,你來這裏是不是準備提領一千人出城?”

李島陪同著張雲檢查部隊詢問著。

張雲點點頭:“我們這次出城危險,你挑選一些精壯的士兵!”

“其實將軍,如果真要攻打大良城路途遙遠,就是進軍抵達大良城城下都很難,不如遊擊起來!”

李島一臉諂媚地笑道。

“遊擊?”

張雲不明白這個家夥到底想要講什麼!

“我是廣安人,對於那邊的地形太熟悉了!”

李島的話語讓張雲來了興趣!

“你是說你熟悉大良城?”

“不僅僅是熟悉還去過大良城鎮守過,不過那時候是築城的廂軍士兵!對於全城基本上都很熟悉!”

李島在大良城鑄造之初是依照廂軍的身份參加了,對於大良城的每一處都很熟悉,自然明白大良城的難點在哪裏。

“你講講情況!”

張雲喜出望外,原本一點頭緒都沒有,現在倒是突然碰到李島這個家夥,真是連老天都眷顧宋軍啊!

“大良城是複合方山城堡甕城體係!內外城之間修建了很多連環們,且城牆與城門相連,甕城從主城的梯雲出發可以很快部署到各處城牆內外,隻要敵人攻破第一道城門,則極有可能陷入甕城,被甕中捉鱉!”

李島的說法讓張雲蒙圈了!甕城?是什麼意思?

“你說的這個甕城是什麼意思?”

“就是在城門外(亦有在城門內側的特例)修建的半圓形或方形的護門小城,甕城兩側與城牆連在一起建立,設有箭樓、門閘、雉堞等防禦設施。甕城城門通常與所保護的城門不在同一直線上,以防攻城槌等武器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