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功能論看英文電影的片名翻譯(2 / 3)

二、功能論視角下的英文電影的片名翻譯

功能論將英文電影的片名翻譯劃分成三種不同的功能,信息功能為影片的信息傳遞服務,美學功能、呼喚功能為影片增添了藝術魅力使其超越了單純文本文學翻譯的局限性,具備了廣告翻譯的功能屬性,即商業屬性、文化屬性、藝術屬性。因而,電影片名翻譯界出現了一個翻譯規律,需在符合信息、文化、美學、商業四個標準的前提下進行翻譯,而這些標準都是為了實現翻譯語言功能所製定的。

(一)從信息功能看英文電影的片名翻譯

翻譯,其實質就是各種文化與語言的轉換過程。電影作為一種文化意識的傳播渠道,顯示出不同的文化差異,在翻譯過程中存在著認知差異,因而會幹擾到觀眾對源語信息的接收與理解。電影本是一種商業手段,主要以獲取商業價值為目的,但同時也肩負著傳播文化意識的使命,因而賦予了其文化價值,而片名翻譯必須涵蓋這些文化信息,這樣才能達到片名語言功能中信息功能的目的。

片名翻譯與源語文化是一對相互製約的關係,在翻譯中曆經了選擇與排斥的過程,又添加了翻譯者的文化意識,最終通過翻譯將影片的文化信息傳達給觀眾。片名翻譯作為一種文化與語言的交換手段,它的作用就是通過翻譯將源語信息簡化成接收者熟識的語言表達,便於觀眾理解。若遇到片名極具文化特色的情況,則需要翻譯者站在目標觀眾所處的文化氛圍出發,根據觀眾的審美品味與接受標準來翻譯,從而實現兩者兼容的翻譯效果。這種情況可以通過翻譯中的歸化原則來解決,如電影Mr.Holland’s Opus描述的是音樂教師賀蘭,看似平凡卻充滿著巨大成就的音樂教書生活。在影片裏,賀蘭的學生就是他音樂創作的音符,是他作品的源泉,通過音樂作品《春風化雨》來體現教育意識,它的翻譯是依據中國人對教師傳統的認知決定的,中國人常將教師比喻成春蠶、蠟燭等,“春風化雨”的翻譯不僅讓觀眾感受到藝術美,同時也讓觀眾體會到影片的文化韻味。又如電影Of Mice and Men傳遞的思想是人與鼠之間具有相似的命運,無論怎樣掙紮與抗爭都抵擋不了命運的安排,在翻譯時譯者並非單純采用直譯的方式,而是在深入理解影片內涵的基礎上,融入中國佛學思想將片名翻譯為《人鼠之間》,形象而具體地傳達了影片中人像鼠般的無奈與絕望。再如影片Love with My Father、The Wedding Night分別譯為《天倫樂》《洞房花燭夜》,這樣的翻譯凸顯了中國文化氣息,符合中國觀眾的接受心理,實現了信息傳達的功能。

(二)從美學功能看英文電影的片名翻譯

一部電影需要有一個既貼切又雅致的片名來引起觀眾的興趣,誘發觀眾的觀看欲望,進而達到商業目的,因此電影同時兼具商業、藝術兩種屬性。譯者在進行片名翻譯時應講究藝術美感,用優雅別致的語言來傳達原片的隱含信息,利用優美、貼切的片名為觀眾營造一種意境美,同時又能準確地將影片主題呈現給觀眾,產生最佳的翻譯效果。如電影Sleepless In Seattle、Billy Elliot、Legally Blonde,分別被譯為《緣分天空》《舞動人生》《金法尤物》,由於這三部電影具有強烈的文化色彩(涉及曆史、政治、經濟、民族風俗、道德倫理等),因此需要翻譯者具備豐厚的文化知識,運用巧妙的語言技巧來進行翻譯。如電影Seven(《七宗罪》)就極其考驗譯者的翻譯水平,該電影是一部懸疑犯罪片,講述了凶手以七種罪名來開展一係列的犯罪行為,具體有gluttony(暴食)、greed(貪婪)、sloth(懶惰)、lust(淫欲)、pride(驕傲)、envy(嫉妒)、wrath(憤怒)七種殺人緣由。其中“七”在影片中屢屢出現,七種罪名、七種罪行、七次下雨、七天期限,以此向觀眾傳遞犯罪與懲罰是緊密相連的。同時,Seven在西方宗教裏極具神秘色彩,《聖經·舊約》中記載:亞當是上帝花費七天時間所造,並用他的第七根肋骨造出夏娃。若將片名直接翻譯成“七”,由於中國觀眾並不清楚西方的宗教文化,加之又沒有充足的語境提示,因此直譯不易於中國觀眾理解。譯者通過異化的翻譯原則將其譯為《七宗罪》,使數字與宗教意識融為一體,信息提示明顯化,有利於中國觀眾對西方文化的接受與理解。同樣地,影片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準確的應譯為《飛越瘋人院》;影片True-man Show可譯為《楚門的世界》或《真人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