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家信催促(1 / 2)

所以,對於這種半路裏貿貿然多出來的連一麵都沒見過,一天都沒有相處過的便宜爹娘,又何來那麼多被拋棄的怨與恨?至於心底偶爾失控般泛起的淡淡的酸意與莫名的傷感,或許是來自原身遺留的意識,潛在的關於血脈親情的本能渴望吧……

一旁站著的小綠,撓了撓頭發,有點迷惑,怎麼說得好好的,自家娘親和小姐,又跑到另一個話題了呢?

此時,一個灰袍小道姑進了院子,朝三人施了一禮,然後對餘多多客氣道:“餘施主,師太有請,麻煩施主隨我走一趟。”

餘多多給小道姑回禮,對桂嬤嬤說了句去去就回,轉身隨小道姑一起出了西廂小院。

說起這庵堂名喚半月庵,無論人數規模還是房宇屋舍都不算大,藏身於雲穆峰半山腰上。雖然雲穆峰風景秀麗,但因為上山的路太狹窄,車馬往來通行不便,所以早年香火不盛,綺羅城的貴府夫人,大家小姐甚至連平頭老百姓都極少來此上香。後來半月庵因為門可羅雀,香油錢匱乏,幾乎破敗關門。當然,這是早年。

直至三年前某天,庵裏突然來了幾個大方的香客,幾乎每個月都捐贈一筆額度不小的香油錢,足夠庵堂日常用度。隨後,又有才子佳人在《綺羅導遊》上不吝筆墨大篇幅推介雲穆峰景致如何秀麗,引人入勝;最終在一位員外的帶動下,城裏的大戶人家紛紛捐錢,連知府大人都遣了官差幫忙,眾人拾柴火焰高,不足一月,就將山路拓寬修好。自此以後,庵堂香客不斷,一躍成為綺羅城第一庵。

餘多多隨著小道姑穿過幾個跨院,來到了東廂——半月庵的主持一心師太的小院。小道姑敲門,得到師太的應承後,餘多多推門入內。

平日裏一心師太對借宿在西廂的餘多多主仆三人多有照拂,所以餘多多還是樂意與她往來。適逢無聊失眠、心浮氣躁的時候,甚至喜歡聽她敲敲木耳誦誦心經,以此入夢……聽桂嬤嬤說,一心師太和餘府那夫人是有點機緣的,否則當年他們就不會千裏迢迢把‘小多多’三人送到這裏,而是隨便尋一處丟棄了。

“師太”進了廂房,餘多多率先見禮。

一心師太點頭回禮,未等餘多多開口,從榻子上拿起一封信遞過來。

餘多多接到手裏。看一心師太一副有話想說又心有猶豫欲言又止的樣子。等了一會,不見下文,她便行禮告辭。

直接回到西廂,坐在院子裏合抱的老杏樹下,拆信讀起來。說是信,總共不過幾句淡然無味的話,一目了然。內容麼,純屬扯淡!她把夾在其中的路引收起來,將“信”扔到地上,身子向後倚在樹幹上,閉上眼,放空思緒……

“信”雖簡短,透露出來的信息卻不少呢!這不,對於餘府毫無所知的她,這下“驚喜”地發現,原來除了那個姐姐餘清華,自己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這信件,就是弟弟餘翰墨的手筆。此外,原來餘母十幾年來一直“惦記”著自己,“思念”過甚,終日茶飯不思,以至心結抑鬱,染了重病。這位餘小弟弟呢,孝順至極,不忍心看自家母親繼續飽受這思女之苦,決定提筆寫信,催促長年在外為父母“祈福”的二姐姐速速歸家探母。總得來說,這就是一封催姐回家探母信。真是“感人肺腑”呢!

不回去麼?她們主仆三人過著半隱居的生活,她倒不怕被扣上一頂不孝的帽子,不過那些人家大勢大權大,除非自己真打定主意離開這庵堂從此改頭換麵遠走高飛過上顛沛流離的生活,否則,逆了他們的意,對方稍微動動手指頭就能把她們三壓扁了。最糟糕的是,她的戶櫝、奶娘和小綠的賣身契,都還在餘家人手裏,沒了這些東西,開不了路引,他們甚至連綺羅城都走不出去,如何不任人宰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