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的吳哥窟、英國的史前巨石柱等。 在談到長城的“上榜理由”時,專家認為,它並不是單一結構,很多地段的城牆使用的材料並不是石頭,而是磚坯等易受到自然力量侵蝕的材料。長城的很多地段現在看起來像土墩,而不是牆體。中國政府正計劃為長城“穿外套”,以免其內部繼續受到侵蝕。
新疆首次發現
“西外提古城遺址”
“西外提”為蒙古語,意為“古城址”。“西外提古城遺址”位於和靜縣大西溝內的哈布其汗溝西出口處的北側台地上,古城三麵城牆保存基本完好,一麵因臨懸崖不複存在,還有一座城門。整座古城為不規則的四邊形,麵積約4307平方米。文物專家分析,從古城所建的位置來看,它剛好處於哈布其汗溝出口處,居高臨下,易攻易守,是當時必經的一個重要軍事交通要塞。城牆的厚度和寬度,適應當時人的居住,也能起到一定防禦作用,同時還是往來遊牧民族的中轉站,相當於一個驛站。通過對古城遺址的考證,文物專家分析,該遺址目前尚無史料記載,這是一個謎。不過專家表示,從古城遺址所處位置看,它應該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瑰寶,也是一個絲路驛站。
莎士比亞原是冷酷奸商?
英國威爾士的阿伯裏斯特威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莎士比亞可能曾利用一場大饑荒非法囤積糧食,並從中牟利。研究人員根據當時的法院和繳稅記錄,發現莎士比亞在長達15年的時間裏持續進行糧食囤積和買賣,他囤積穀子、麥芽和麥子,以高價賣給鄰居和家鄉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鎮的糧食商人。如果有人不能全額支付或償還糧款,莎士比亞就會起訴他們。至於買賣糧食得到的利潤,莎士比亞通常用於放貸,以獲取更大利益。法院記錄顯示,莎士比亞曾因逃稅被當局起訴,而另一份法律文書顯示,1598年,莎士比亞曾因在饑荒時間非法囤積糧食並以高價出售而受到起訴。研究人員指出,文學研究者通常願意把他描述成一位偉大、敏感的文學家,把莎士比亞貪婪逐利的一麵“刻意抹除”,為後世保存了一個偉大文學家的光輝形象。
中國最早的“室內劇場”
在歐洲,建於18世紀的室內劇場已被視為“國寶”。而前門外的平陽會館戲樓差不多已有340年的曆史了。清代,會館規模有大有小。大型會館有供同鄉聚會的公館(小禮堂)、餐廳,住宿的客房,祭神祀祖的殿堂,花園、戲樓;郊外備有埋葬同鄉的義地。小型會館,隻有一個四合院。平陽會館戲樓前三麵各有雙層看樓,看樓中間為平地,擺放桌椅,為平民看戲用。上有棚式大頂,屬室內劇場。戲樓分上下三層,每層之間有方形通口,底層有坑道,與清代宮廷大戲樓無異。演神仙鬼怪戲時,演員利用坑道、方形通口,上下自如。整體裝飾雕梁畫棟,油漆彩繪,在民間戲樓中絕無僅有。
【責任編輯】蒲 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