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卦。兌在位置上代表西方,還代表水邊,泉水什麼的。”袁帆解釋道。

“那個石頭不就在水邊麼?”羅漢反問。

這倒是提醒了袁帆,因為那塊石頭確實是在水邊,石頭左近還有一座石橋。那石橋和村子都已經有些年月了,如此說來那條小河也有些年月,在水邊的一塊石頭,被認為是‘兌’的方位,勉強倒也說得通。

“這樣,明早咱先去東麵看看,如果東麵也有一塊石頭,那咱再去西麵,回這個村子。”唐玉郎提議。

大家也沒反對,跑了一天,幾人都睡了好覺,早上起來,袁帆再看異物,之前出現的所有指示都消失了,異物又變回了原本的樣子——類似一個三條腿的小板凳。那三條‘腿’都是後來安上的,不過到現在,仍然是一個也拔不下來。而殘片的顏色,倒是沒什麼變化,還是維持了戴著青色的色彩。

按照地圖顯示。東麵理論上應該有一塊石頭的地方,已經出了綿山風景區的範圍,不過也沒有多遠,不過地圖上沒有任何顯示——那個地方既沒有酒店、村子,也沒有什麼別的其他的東西,地圖上就是一片空白。

其實出來這麼久,大家查手機地圖也都查出了經驗,像北京這種地方,地圖詳細到每一條街道,有時一家門臉不大的超市也會在地圖上被顯示出來。而到了周邊的地方,即使隻是剛出北京六環,在路邊看到一個超市,再用地圖定位,很可能是定位不到的。因為製作地圖的時候,城市之中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在城市之外,則相對而言更少,越偏僻的村子,也就越少。之前他們幾個人在東海的那個海島上的時候,打開地圖,顯示都是一片白色。島上的路和建築,隻有政府機關和港口體現了出來,其他的都沒有體現出來。

空白可能代表著各種各樣的可能。收拾停當,一行人便朝目標點進發了。

但是繞到了綿山的另一麵之後,走了沒多遠,卻也不得不停下。

因為被標記的那個點,沒有路可以通過去。開過去的時候,大部分時間,車走的不是國道也不是省道,而是一般做了硬化的鄉間路。至於導航係統,則徹底失去了效用,很多省道都沒有顯示,更不用說鄉村公路。想找個老鄉問路,可是卻也不知道該怎麼問,總不能直接問那個位置的經緯度坐標吧?問了也沒人會回答,還會被認為是精神有問題。

最後,他們把車停在了一條土路的盡頭,再往上是個小山坡,有羊場小路,車沒法上去。按照昨夜的計算,那個位置應該就在附近,考慮到誤差之類,也不會差出來太多,因為南北兩塊石頭的直線距離還不到十公裏,如果東西有石頭並且和南北的石頭使用相同的中心點,那麼就該在這一兩公裏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