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潛水下去看了?”袁帆問麥特斯。
“並沒有,我們用水下機器人拍攝到的。”麥特斯說。
袁帆心想你這兒設備還挺先進,水下機器人都有。
“據我所知,在我們到達那片海域之前,你的你的朋友們去了那個地方,在海上停留了很長的時間。就是太平輪沉沒的海域,你們那裏撈了很多魷魚……”
“是李船長告訴你的?”袁帆心想這次確實是目標有點兒大:那一帶水路繁忙,李船長是那附近經驗很豐富的船長,袁帆不止一次看到他和附近路過的船長打招呼。而在東海期間,他們在住在島上,金貝勒又喜歡跟店主山南海北的胡侃,想要讓人忘掉都難。隻要經過一點點的調查,就可以找到他們的行動軌跡。
“我不知道是誰告訴我的,我的人幫我查到的。”麥特斯看著袁帆:“你從北京跑到海上,我不相信你是為了去釣魚或者去旅遊,如果旅遊的話,你也沒必要在海上漂那麼多天。你一定是在找什麼,對不對?”
袁帆腦子轉的飛快,他想麥特斯這次是有備而來,並且掌握了自己的許多信息,現在胡編亂造的解釋已經說不清了,僅有的方式,隻能半真半假,混淆視聽。
於是,袁帆說:“我要找的東西和你一樣,其實我想去看看能不能在太平輪裏麵撈出點兒東西。你知道,我是學曆史的。我查到一些曆史資料,太平輪上有很多古董、文物。我想撈出來,賣點兒錢,我工作丟了,需要點兒錢。我想先確定太平輪的地點,然後下一步才行動。”
“據我所知,你們隻帶了指南針之類的東西。並沒有金屬探測器。這樣怎麼找沉船?”
袁帆心裏一跳:當初在船上,盡管他們做了一些防備,不過有個船員看到了異物,當時那個船員還問袁帆這是什麼,袁帆說這是拓印的東西。袁帆不知道這個船員是否有根麥特斯的人有溝通。
“有金屬探測器也沒用。我們都不會潛水,即使會潛水,我們不會下那塊海域,船長說那下麵好多暗礁還有暗流。我們拿了指南針,經緯儀。這樣就可以確定大致的位置。因為我手上有一份太平輪的航海記錄……”袁帆清了清嗓子——順便整理一下思路,因為編造這種事,需要考慮一下是否符合邏輯。
“當年,太平輪上二副和三副交接班,但是三副來晚了。太平輪為了節省能源,沒有開燈。所以撞到了一艘運木頭的貨船上。船長看了狀況,知道那船會沉。但是他對那片海域非常熟悉,所以他選擇往白節山衝灘。他知道隻要讓船擱淺,就可以避免讓船沉沒。但是……他沒有成功,在衝灘成功之前,船就沉了。這些都是有記錄可以查的。所以,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