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章 跑得了和尚(2 / 2)

“將軍說的是看來下一次我們要寺內眾僧好好修行。老衲一直以來都隻關注自己的修行,忽略了對其他僧人的管束是我的罪過呀。”道林方丈現在非常的後悔。現在這個臉丟大了,自己任命的人居然貪汙受賄,還睡了別人的女兒。關鍵是還扯上了皇宮大案,這真的是後悔莫及啊!

“如果就隻是這點事情還好說,扯到其他事情,風穴寺估計也就到頭了。”賀若敦笑道。自己一直是呆在寺廟裏麵,追隨的是淡然大師。正是因為如此自己對佛教自然是有最深的情感。當然也最不希望看到這裏麵出現敗類。

上梁不正下梁歪。難道惠林和尚所作所為僅僅是個例嗎?作為方丈,不可能不對手下進行監管,如果會刻意的這樣縱容,那麼又說明了什麼問題呢?這個破寺廟裏麵的事情,自己是不可能想管的,但如果涉及到更大的問題,那就沒有辦法了。

而且非常奇怪的是,這個寺廟裏麵怎麼可能養的有這麼多精壯的男人?看來佛教的勢力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

“大師,我還想問一句,這周邊的田產都是風穴寺的嗎?”賀若敦突然間問道。

“是,這方圓三十裏都是風穴寺的。”道林方丈這個很清楚。

“怎麼會有這麼多?”賀若敦奇怪了。自己的恩師,除了有信眾供奉之外,基本沒有田產啊。而這裏怎麼可能這樣。

“這個,這個,都是各位大人的恩賜。具體的經營都是惠林他們去運作,老衲不是非常清楚。”道林方丈有點支支吾吾。

“那這裏怎麼有這麼多和尚?”賀若敦有問道。

“將軍有所不知,現在這裏有“僧祗戶”與“佛圖戶”。”道林方丈笑道。

道林方丈仔細解釋一下,賀若敦才知道。前者每年需要向寺院交納60斛穀物,是寺院的依附民。後者經常以罪犯或者官奴充之,供寺院雜役,兼營田輸粟。兩者一個是寺院的依附農民,一個也就相當於成了寺院的奴隸。

佛教不僅寺廟有田產,僧侶享有侍奉佛祖而享有免賦稅及徭役的特權。佛教徒為了得到政治上的支持,自然而然需要鮮卑貴族的支持。個人原因以及利益關係的驅使,鮮卑貴族和寺廟相互勾結的事情普遍存在。這種情形產生的結果致使寺廟經濟無限製的發展,大量出現的僧侶地主又依附於鮮卑貴族王室宗親,以擴充寺院和行佛事支之名義,不斷蠶食民居田產。百姓開始紛紛自願削發為僧,以躲避賦稅及徭役。

在此期間,從民間到皇室,無不唱誦佛號為榮,人人爭當沙門,寺廟建築遍及全國,僧侶集團龐大到不可思議的地步。為此還專門建立管理機構,稱之為沙門統。幾乎所有的鮮卑族貴族家中都私養僧侶,甚至於參與到政治活動當中,比如前太子拓跋晃的佛法老師就是涼州高僧玄高,以及尚書韓萬德的老師也是涼州高僧慧崇。

其實,想想也是,當代遺存的佛窟,不都是這個時代出現的嗎?

正說話間,陸陸續續看見遠方來了一大群人,也足足幾百人。男女老少都有,就是衣衫襤褸,看起來都不是特別精壯!

慢慢的,人都到齊了,一個個緊張兮兮的看著賀若敦。

畢竟這些官兵,都是沙場精幹,膘肥體壯之人,加上盔甲鮮明給人壓力太大了。

還是按照原來的要求把畫像拿給了這一些人看。這些農戶看了之後,都是竊竊私語。其中一個領頭的人,個子不大,眼睛很活,一直在張羅的,被賀若敦叫了過來。

“你是王二。”賀若敦問道。

“將軍大人,小的就是。”王二當然是最典型的卑躬屈膝。

“畫像上的人認識?”賀若敦問道,

“有點像村東頭的黃華。”王二回答道。

“那麼黃華呢?”賀若敦繼續追問。

“他去城裏送東西了。”王二回答道。

“什麼時候走的?送什麼東西。”賀若敦壓抑住心裏的狂喜。

“大概十多天吧。是幫忙送牲畜的飼料吧。”王二當然沒有隱瞞。

“那他的丈人呢?是哪一個,叫他出來。”賀若敦追問道,屏住呼吸。

“您說的劉徹啊,前天也去城裏了。是來了幾個城裏的人,說黃華那裏很忙,請他去幫幫。他們一家人都去了。”王二繼續回答。

“前天???”賀若敦大失所望。

“是啊,就前天上午。劉徹和他女兒一起走的,還有劉徹的弟弟劉歡,一起走的。”王二篤定的回答。隻有那麼大的莊子,有點什麼動靜,誰不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