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是巡幸(2 / 2)

元匡搖搖頭說道:“就算是任何的戰神,也不可能達到這麼快的速度。除了南朝那個將軍的確頗有本領之外,我想更多的就是自己人投敵叛變。”這句話說出來之後,大殿上一片寂靜。

其實這才是核心中的核心問題。

這個問題誰都會在心裏想,但不會在嘴巴上說出來。其實說白了就是人心向背的問題。洛陽這個皇帝是怎麼來的?所有人都知道。爾朱榮做了一些什麼事情,大家也都知道。北海王進軍之所以那麼快,怎麼可能!就憑7000人要占領幾十座城市,一座城市就算你隻用一百個人去守衛,這7000人都不夠分,可想而知是哪些人在幫忙?

這些人不僅僅是在反對皇帝其實是更在表明一個態度。我們不支持爾朱榮,也不參與的皇權的爭鬥當中。管你是誰當皇帝,隻要你當了皇帝之後,我就來奉承你,就來接受你的命令,僅此而已。馮道不就是這樣的典範了?

現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爾朱菩提的身上,爾朱菩提覺得非常的鬱悶。

“這些兩麵三刀的人物就是該殺。”爾朱菩提大喊道。如果是正常年代,這已經屬於君前失儀了。但是這個時候大家也都沒有在意,繼續看著元匡。

“所以現在最合適的做法就是,做好一切準備,如果一旦虎牢關有事,移駕河北。”元匡說完了,又是那副雲淡風輕的樣子。

爾朱菩提非常的鬱悶,站出來大聲說道:“各位大人,你們都是大魏朝中堅力量現在為什麼都一個個貪生怕死?現在我們爾朱家族的軍隊,元天穆有十萬啊,爾朱世隆守在虎牢關天線險。南朝軍隊,就是飛天也飛不過來。反正我是絕不放棄,絕不撤退。”一甩身走了。

顯陽殿上,眾人麵麵相覷。

吏部郎中高道穆這時站了出來說道:“皇上,微臣附議。江山社稷,那是祖宗留下來的東西,絕對不能放棄。但是,在形勢麵前,也要靈活機動。移駕河北(指的是黃河以北)並不是不再回來,而是一種策略。隻要皇上在,天下一定會一統。所以不要在意暫時的得失,更不要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

金紫光祿大夫楊侃也說道:“皇上,微臣附議。我朝建國以來,也是一步步走到今天,一統江北。現在暫時失利,如果一味蠻幹,反而得不償失。不如暫時退卻,更有活動空間。”

一時間群臣紛紛說話,沒有人說堅守城池了。

城陽王元徽這個時候冒出來了:“皇上,移駕河北最好到長治郡,那裏據洛陽不到四百裏。端的是好地方,易守難攻,而且民心所向啊。”好家夥,現在大家都還在商量到底要不要遷都的問題,結果這個家夥就已經把地方都已經說出來了。真的是聰明絕頂見風使舵的冠軍。

孝莊帝雖然前麵放過狠話,但是骨子裏麵還是屬於比較柔弱的那種,一聽到這麼多擁護自己的手下,都說同樣的話,自己坐在高台上心思也開始回轉。

元匡的堅定,讓孝莊帝更加遊弋,最終說道:

“朕本意就是要堅守洛陽,這是我們祖宗的江山。但是各位愛情說得也有道理,既然各位愛卿都如此建議,那麼就請城陽王上一個奏折吧。就說巡幸河北軍務吧!具體怎麼決斷後麵再議吧。都下去吧下去吧。”

“皇上,還請三思,盡快下決斷啊!”說話的就是城陽王元徽。

現在他突然想通了,命還是比什麼都重要。如果皇上猶豫不下決斷的話,可能後果會非常的慘。當然,這是建立在虎牢關失守的前提下。

這完全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因為元匡今天說的原因大家心裏都慢慢明白。對於爾朱榮多少人是怨恨?那河陰之變殺掉了兩千多個人,其實就是兩千多個家庭,而且都是高官貴族家庭。這些人之間的關係本來就盤根錯節,遍布整個大魏王朝。

難怪北海王帶兵殺回來的時候,這麼多人都會投降。其實並不一定是真正支持北海王,而是在反對爾朱榮。如果北海王獲勝的話,那些人肯定是彈冠相慶,但是自己肯定就麻煩了,因為自己是鐵杆的支持孝莊帝的。所以現在他的決心就是能有多遠跑多遠,絕對不能落在北海王的手裏,不然肯定是被拿來祭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