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為官做人先洗心(2 / 2)

現在感覺自己撿到寶了,居然有一個這樣的人來投靠自己。就憑剛剛的這段對話,他就可以感覺到這個人,的確是富有才華。當然他也覺得,不可能就是這些問題,所以他接下去又繼續問道:“蘇先生能不能再告訴我一下?我接下來的時候應該怎麼走?”

蘇焯哈哈大笑道:“將軍,你問為什麼不問?我會來投靠你,”

賀六渾撓撓腦袋說道:“說實話,我也不知道。”

蘇焯正色道:“應該是將軍,你的胸懷。你下的三次求賢令,我都在一一的琢磨。特別是到了最後一次之後,我就感覺到你一定是想做事情。有這樣一個胸懷的人,居然還隻是一個這麼年輕的人。因為三次的求賢令,看的出來你一點都不迂腐。在這個世道上什麼樣的人我們都見過。實際上麵最需要的就是既要有氣魄,又要有變通。一味地追求著所謂的道,那一定會掉入自己的陷阱。一味的變通,那又會讓人無法適從。所以我就想來試試看,看看將軍到底是怎麼樣的?值不值得我去追隨。”

賀六渾現在臉上有點發燒了,因為他自己覺得底氣不足。

蘇焯繼續說道:“見完麵之後,我發現,將軍除了一個弱點之外,幾乎就是一個完人。”

賀六渾趕緊說道:“先生過獎,我現在覺得自己很多地方都不行,每次都惴惴不安。”

蘇焯笑道:“將軍切莫過謙,除了年輕之外,你沒有弱點。因為你能夠包容所有的人,現在缺乏的就是一個能夠時時提醒你的人。老夫這次過來就是想做這樣的,也期待著將軍給我這個機會,讓我的後半生絕不會虛度。”

“先生大才,就怕我這個地方你會嫌棄。隻要有我賀六渾,在的一天,一定會尊重先生,為師長。”賀六渾很鄭重的回答道。

“將軍錯了,上下有別,這是一個政權確立的基本秩序。無論我是什麼樣的人,都不能夠淩駕於將軍之上,這是一個底線。”蘇焯就是蘇焯。

賀六渾更是覺得汗顏,笑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先生,這六個字,就至少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蘇焯趕緊拱手施禮,說道:“將軍最後提的問題,我一定會認真思考,我明日會寫下來,供將軍參考。”

賀六渾這時候明白了,趕緊吩咐人去,安頓蘇焯。用最上等的禮儀接待,住最好的房間。等到做完這一切的時候,崔蒿回來了。

賀六渾大喜,自己一個人煎熬的時間總算過去了。說過一些話之後,提到了蘇焯。崔蒿大驚,說道:“將軍,這個人,本來就很有名的。出身武功大族,為三國時曹魏侍中蘇則的九世孫,其家族曆代都擔任二千石的官員。其父蘇協,曾任武功郡守。蘇綽少年時喜好學習,博覽群書,特別擅長算術。但是他嫉惡如仇,自視清高,被當下的很多人所不容。居然沒有想到他會到這裏來。我趕緊要去拜訪他。”說罷就走了。

第二天,蘇焯在崔蒿陪同下來了,交了一份稿子給賀六渾。這就是後世著名的《六書》:

1. “先治心”。治民者的關鍵在於“清心”,治民者要治身,要做到“心如清水,形如白玉”,躬行“仁義”、“孝悌”、“忠信”、“禮讓”、“廉平”、“儉約”。

2. “敦教化”。宣揚道德文化教育,移風易俗,培養人民儉樸、慈愛、和睦、敬讓的品質。

3. “盡地利”。勸課農桑,不違農時,發展農業生產。

4. “擢賢良”。選賢任能,不拘資曆和門第,要善於發掘人才,要勇於起用人才,讓人才在實踐中成長起來。而且,精簡機構,罷黜冗員。

5. “恤獄訟”。明斷獄案,不能濫施刑罰,而要“隨事加刑,輕重皆當”。

6. “均賦役”。均平賦役,調濟貧富,不可舍豪強而征貧弱。

而且,蘇焯說關健在於自奉儉約。不自行儉約,就會形成奢侈之風。為此,蘇焯從不為自己謀置宅地田產。賀六渾覺得自己找到了一個聖人,在萬惡的舊社會,居然還有這樣的人嗎?

這六條建議當然被全部采納,而且盡快的落實下去。蘇焯自然也就成為了相當於武川鎮最高行政長官的職務,任職別駕從事,就是長史。蘇焯也是當仁不讓,他來就是想做事的。

賀六渾敬重蘇焯的人品,對他十分信任,每次外出,都預先留下一些蓋過自己印章的空白公文紙,讓蘇焯“隨事施行”,允許他以將軍之名行使處置的權力。但樁樁件件,蘇焯都秉公辦事,絕無偏私。